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可怜之人
?”

    这些都是私下交易,哪里有什么铁证呢?

    有一位姓李的御史言道:“只要陛下下定决定惩治**,证据当然有。”

    嘉和帝遂问:“愿闻其详!”

    李御史言道:“但凡大臣孝敬京官,必定有书信来往与礼单,许多人有保存礼单的习惯,陛下只要派遣锦衣卫查抄,证据手到擒来。”

    嘉和帝闻言嘴角抿成一条线,眼神犀利如刀。

    “朕废除了太子,圈禁他阖府下上,你们还不满足,要把朕所有的儿子都圈禁起来,然后,朕百年之后,立谁都是你们手里的傀儡,你们就可以为所欲为,指点江山,是不是?”

    所有官员都吓坏了,齐齐跪下磕头:“臣等不敢!”

    嘉和帝掌击龙案怒斥:“其心可诛!”

    嘉和帝怒气冲冲退朝了。

    御史们如丧考妣。

    有御史回家就写下了绝笔书,以为这回性命难逃。

    结果,三日后,嘉和帝没有处罚任何儿子,却忽然下了罪己诏。

    把一切罪责兜揽在自己身上,保护了自己的儿子孙子与侄子。

    随后,为了平复他偏爱义忠郡王是因为要开释太子的谣言。

    一三四五六五位皇子,分别被派往锦衣卫,吏部,刑部、礼部、工部历练。

    这一下子,成年的皇子齐头并进。

    义忠郡王的优势瞬间荡然无存。

    随后,几位怂恿陛下抄家的御史被扒得精光。

    李御史被罢黜官职,革除进士出身,光溜溜的去了漠北喝冰雪吃黄沙。

    除了本人发配,李御史还被抄没家财,全体家眷被遣返原籍。

    毕竟不是谋逆犯上,陛下没有牵连家眷。

    然,你想把皇帝的儿子圈禁起来,皇帝就把你儿子赶回穷山恶水。

    今后就去土里刨食自挣自吃吧。

    其余两位帮腔御史也被罢黜,保留了进士出身,阖家遣返原籍。

    虽然没被抄家发配,却被打上永不录用的烙印。

    子嗣想要出仕,也比旁人艰难的多了。

    这也算是一啄一饮皆有报偿。

    文武百官一下子被浇了凉水一般,整个目瞪口呆。

    这一回合下来,百官心里清楚了,废太子被圈禁是陛下心头之痛,谁再想搞他的皇子,他就要搞谁了。

    石梅看了邸报,觉得李御史活该。

    身为御史本该匡扶陛下得失,如今竟然头脑发昏,怂恿人家陛下杀儿子。

    杀别人的儿子不心疼,现在邪火烧到自己身上,看他疼不疼。

    李御史要感谢历朝历代的共识:不杀言官。

    不然,石梅怀疑,嘉和帝很可能让李御史去死一死。

    九月十四日傍晚,贾珣回京,带回来大姑奶奶毓秀,并一儿一女。

    儿子跟贾珠一般大,几年八岁。

    女儿六岁,比元春大一岁。

    毓秀在家的时候也比较敬重嫡母,这回又添了救命之恩。

    毓秀见面就给石梅跪下了,两个孩子很是乖巧,见母亲跪下,跟着也跪下了。

    石梅忙着抬手:“好孩子,回来就好,快起来。”

    毓秀大姑奶奶拉着两个孩子起身,又冲石梅福身告罪,这才坐下。

    石梅看眼毓秀,吩咐人带两个孩子下去梳洗:“带表姑娘表少爷去吃果子。”

    石梅支开了孩子,这才仔细观瞧毓秀,她面色很不好,

-->>(第4/6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