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593 那个不成材的知青回来了(51)
说了两句:“就是,这话可不好听,以后别说了。”

    “那你们是答应了?”陶杏儿立马打蛇随棍上。

    “答应了,”蒋勇站了出来,“这钱啊,白赚不白赚,我家里还有个要吃奶粉的小孙孙呢,有这钱,我心中也踏实。”蒋勇自己答应了,还转头跟着帮劝了起来,“赵大哥、王大哥,其实啊,这都是你们亲家的心意,也是你们女儿女婿的心意,他们家现在好了,也帮提拔提拔我们这些亲戚。再说了,也能让他们家也轻松一点。这事,我看你们也答应了吧,到时候,咱们保证野菜的质量,给他们收拾得干干净净拿过来,可比他们去找外人强多了。”

    赵家犹豫了片刻,最先点了头。

    三家里面,赵家其实是最穷的,加上最近家里最小的儿子赵大壮还受了伤,在家里躺着,没有收入还花钱,本来留捉襟见肘的生活每况愈下,都是靠着赵秀跟陶连山时不时的接济,才能偶尔吃得好一点。现在这么好的事情,摆在他们的面前,自然是答应了。

    赵家一答应,王家也没再多犹豫。

    三家最后定下来之后,再细细地说了一下分工,吃了一顿饭后,就各自告辞回家去了。

    走的时候,三家人的脸上,都是高兴的神色,那是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的发自内心的期盼与向往。

    接下来的日子,陶家的生活就规律了起来。

    陶连山陶连海上班;赵秀负责泡菜,王芬则是负责衣服订单;陶杏儿陶连文上午跟着陶国强蒋荷花上地,下午则跟着云裳学习,偶尔帮着自家的两位嫂嫂做事,当然偶尔王芬也跟着他们一起学习她自然不是为了高考,主要是学习衣服设计方向的东西,看得多了之后,陶杏儿竟然也喜欢上了。自己还亲自设计了两套衣服,让王芬帮着做了出来之后,被村子里几个稍微富足一点的姑娘家看到,又给王芬拉了好几笔生意。

    轮到陶连山陶连海休息的时候,那一天,一家人都不上工当然该学习的陶连文跟陶杏儿还是得继续学习就在家里做好吃的,不但自家要做,还得叫来赵家王家跟蒋家的人,大家一起吃好吃的。

    这可是羡慕极了大季屯里其他的人,最近要给陶连文陶杏儿说媒的人,简直多得陶家都有些烦了。

    可他们烦,想跟陶家做亲家的人可一点都不烦,有些脸皮厚的,被拒绝了一次两次的,还能再找上门说三次、四次呢。

    这也难怪大家都心动,现在陶家已经有两个工人了,光是这"."

    一点,就足以让所有的人闻风而动;更别说现在这陶家发达了,还知道拉拔自家的亲戚光是冲着每个月陶家的人会邀请赵家王家蒋家的人,去自家吃三顿好菜,这一点,就足以让许多的人心动了。

    而借着这个聚会之名,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内,谁都没有发现,其实赵家王家蒋家到陶家,是去送野菜的。

    不但送,来的那一天,大家还都会帮着赵秀一起腌制。

    赵秀的活儿是越来越轻松,更多的时间,又花在了跟云裳学做新的好吃的上面,反过来,让每一次的四家人的家庭聚会,人人都吃得越来越满意。

    在陶家的帮扶下,三家的情况也都在好转,赵大壮的脚彻底好了的时候,还专门跟着自家父母来了一趟陶家,看到小弟弟身子灵活的样子,赵秀喜极而泣。

    再没多久,刘小霞的父母就找上门来了。

    跟原来那一世相比,这一世刘小霞的父母提前了三个月找到陶家来。

    云裳知道刘小霞去镇上给她父母打电话的事,也就估算到了刘家父母来大季屯的时间,并提前告诉了陶家,以及陶连文。

    所以,当刘小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