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218、一份公道
的脸面,他将此事揭过不提,说:“都起来吧,礼亲王存疑是好事,不过姚卿按规矩办事,没有任何疏漏,便无可指摘,这份口供可为证据。”

    接着他侧目看着谢阁老问:“事实如此,谢卿以为英王此举如何?”

    谢阁老思忖片刻回答:“皇上,英王殿下有一句说的很对,言官有闻风言事,直言规劝的责任,却没有臆断妄为的权力,既然不求真相弹劾上奏,自然被冤枉者也能反告伸冤。”

    “皇上。”还不等天乾帝说话,忽然王阁老出列。

    天乾帝看向他:“王卿有话要说?”

    王阁老道:“老臣也不赞同不以事实论据,闻风攻讦之事。可是言官毕竟不是三司,没有审查的能力。这次贺家除名,若不是因为姚大人从林誉之口供中得到真相,人们是无从得知的。总不能直接审问病重中的魏国公,或将贺家族人逮捕归案吧。可未调查清楚就无法弹劾,否则会有诽谤之嫌,那言官们怕是真的无话可说了。”

    天乾帝闻言微微皱眉,接着点了点头:“的确。”

    “皇上,言官上奏为了得到重视,言辞或多或少激烈了一些,这个度怕是不好把握。英王殿下不忿贺惜朝被冤,此乃正常,只是若因此开了言官获罪的先例,怕是不妥。”

    王阁老说完看了谢阁老一眼,笑问:“谢老可有异议?”

    王阁老这话,让萧铭顿时松了一口气,然而还没吐尽,就听到萧弘的声音传来。

    “王阁老不要着急,本王还没说完呢。”

    萧弘起身,掸了掸衣袖,他将另一个盒子拿了出来。

    ("小说")手打更新

    “这个盒子里装的也是弹劾惜朝的折子,而这部分人本王不告,也没办法告。”

    “大哥难道还挑人吗?”萧铭尖锐地问。

    萧弘笑了笑:“当然,这些弹劾的都是在合理范围内,职权之所在,本王怎么告?”

    “基于不明真相,贺惜朝的确有不孝之嫌,请求父皇下令彻查,或令贺惜朝跟魏国公上奏自辩,这理所应当!贺惜朝乃今科状元,供职翰林,是天下学子的楷模,他若德行低劣,的确不适合再在清贵之地,核查清楚,给天下一个交代,也无可厚非!存着疑虑寻求真相,这样的折子才叫立得住脚的弹劾,一个言官该有行为!”

    存在便有道理。不是所有的言官都是些沽名钓誉,或者糊涂自私之辈。

    言官并非酷吏,他们多是正经读书人出身,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少更是嫉恶如仇的正之人,敢于揭露高官大臣的罪恶阴私,敢于直谏规劝帝王的不妥言行,并且死磕不放手。

    因为他们,那些一手遮天的权臣不能胡作非为,帝王也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

    这样的言官,会让人尊敬,也值得赞扬。

    萧弘从两个盒子里随便各取了一封折子,直接递给王阁老:“凭王大人在内阁多年,这两份折子,哪一个叫直言相谏,哪一个叫胡乱攀咬,不会看不出来吧?”

    “其实没有府尹大人这份口供,在场的诸位也应该猜得到贺府除名的真相,太感同身受了对吗?无非是知道贺家没人敢承认,贺惜朝百口莫辩才敢不问缘由直接打上这不孝的大罪吧?”

    人的眼睛都是毒亮了,谁也不是傻子。

    天乾帝看王阁老沉默下来,便道:“王卿将两份折子都给百官看一看,本朝不以言论定罪,可也不允许随意诬陷,若有疑虑,自可上奏请求彻查。大理寺卿可在?”

    “臣在。”

    “接下英王的状纸,按着那盒子里的弹劾名单,一一审查,凡有无故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