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147、富县贫县
是贪县令还是清县令,皆有优点和缺陷,两人若是相互取长补短,才是治世能臣。”

    “只是学识可加,品性却难改,就算贪县令到了贫县,想必也改不了贪贿,若是无法使贫县致富,岂不是百姓更无法过活?”

    “兄台,请看题目,贪县令可使贫县富足,只要百姓生活变好,怕是并不在意贪县令贪了多少吧?”

    “黎民心声最为重要,此刻贫县的百姓便是要吃饱穿暖,两位县令与他们而言,贪县令更是一个好官。”

    ……

    接下来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各抒己见。

    今日盛会,起身说话者多是各地解元或是才能远播之人,具有一定的名望。

    然而即使这样,驳斥观点者依旧是居多,却没有人再给出一个更优于杨素的解决方案了。

    天乾帝听了一会儿,似乎不再有新颖的说法,这才想起萧弘来,便继续问道:“弘儿,你来说说看,今后保不定得让你来办。”

    萧弘看了眼谢阁老,后者微微一笑,鼓励道:“殿下,但说无妨。”

    “行吧,我就随便说说了。”萧弘闷了一口茶道,“要我说斩了贪县令,革了清县令,另选他人赴两县上任便是,哪儿那么多麻烦。”

    此言一出,不管是天乾帝还是谢阁老都同时一愣。

    萧弘嘿嘿一笑,摊手。

    ("小说")手打更新

    杨素稳稳地坐在位置上,旁边的同乡忍不住祝贺道:“杨兄之才当之无愧为第一人,这次春闱想必会元也不在话下。”

    “今日稳得魁首,必传入御前,以杨兄之品貌,状元无疑。”

    “那岂不是三元及第?”

    “大齐第一人啊!”

    “杨兄,他日飞黄腾达,可别忘了我等呀!”

    杨素听着同乡恭维的话,不禁露出得意的笑容,可还是谦逊地说:“岂敢,岂敢。”

    京城向来是藏龙卧虎之地,汇聚着各个顶级的书院,更何况还有国子监,是以每届春闱的头名状元多数来自京城。

    这鲤跃楼中从来也是他们最为活跃,可不知为何,今日出声的来自京城的却并不多。

    当有人听着这边的矮桌恭维声时,终于忍不住讽刺道:“得意什么,若不是咱们京城的解元不在,也轮不到一个外地的独占鳌头!”

    这话一说出口,顿时引起共鸣,“可不是,不只贺惜朝,就是其他几位才子也都不在。”

    “要说连中三元,也是贺家二郎才对。”

    “九岁的院试案首,十二岁的乡试解元,御前当庭作答,引百官纷纷惊叹,这才叫惊才绝艳!”

    “啊,人早就在皇上那儿留了名,今科状元跑不了的。贺惜朝在这儿,哪儿有别人逞威风!”

    “对了,他怎么没来呀?”

    ……

    京城人士谁不知道贺惜朝何许人也,可外乡来的却是听其大名,却未见其人。

    这引得外地举子纷纷好奇发问:“今日盛会怎不见这位贺二郎,大名如雷贯耳,可从未见他出现在任何聚会之上。”

    有人解释道:“他可是英王殿下的伴读,向来为殿下所重用,事务繁多,任何聚会他都不参加的。”

    京城人士早习惯了贺惜朝的特立独行,从院试中秀才开始,便谢绝了所有邀请。

    在贺惜朝参加这届春闱科考的时候,大家都已经自觉地放弃了状元,改为争取榜眼了。

    可真的假的呀?

    这话题不知不觉便引到了人都不

-->>(第3/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