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26章 第 2 章
方老太太时不时地会过来打扫一下,但孙女出生后,时时刻刻离不得人,她就没再来过。

    所以方家三口子进门后,浮灰四起,尘土飞扬,吓得方老太太赶紧抱着孩子站楼道里去了,让方启东用湿抹布湿拖鞋先简单糊弄一下,不然孩子受不住。

    等方启东收拾好了,莫家三口子也到了。

    婚姻关系走到尽头,两家人也没什么好客套寒暄的了,大家直奔主题,一是财产,二是孩子。

    对于房子,两家人的意见一致,方家的,莫家不沾。当然,大家心知肚明的是这房子莫家沾不了。

    对于三金和彩礼,也都是一个看法,方家不要,莫家不用退。

    方启东的工资卡莫心妍当着众人的面还给了他,里面可能还剩几毛钱。方启东没问,莫心妍也略过不提。方启东想的是,当初既然给了人家,那就是随人家处置的意思,所以不管里面还剩多少,他都受着。

    最后是房子里的家用电器,莫家让方家折现。方老太太一听就不高兴了,虽然三万块对现在的大多数人家来说可能都不算个事,但是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三金、彩礼、工资加起来差不多有小二十万了,怎么他们买个家用电器还要让自家折现?非要这么说的话,方启东和莫心妍两人的工资你都怎么花了,你给列出来,咱们一家一半。

    莫家两口子顿时不吱声了,反倒是莫心妍一锤定音:“阿姨说的对,家电钱我们不要了。”

    前头房子的事情没牵扯到孩子,那后头说起孩子的事情就更简单了。

    莫心妍作为不要抚养权的一方,只负责每个月给抚养费就行了。《婚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方老太太这时就掏出自己先前做的功课,是她在网上查的现如今养孩子的开销:

    婴幼儿阶段(0—3岁),孩子幼小,需要悉心照料,加上奶粉、尿不湿、玩具等,一个月大概需要2500块。

    幼儿阶段(3—6岁),孩子开始上幼儿园,教育费用占大头,衣食住行医疗教育加起来平均每月3000块左右。

    童年阶段(6—12岁),孩子上小学,虽然是义务教育,但普通孩子上一些兴趣班,她家的孩子上一些特殊课程,花费上只多不少,按照普通孩子来算平均每个月大概2400块。

    青少年阶段(12—18岁),孩子上初高中,既要学习,也要长身体,课业花费以及穿着方面要求也渐渐增高,平均下来每个月3200块。

    “孩子呢,虽然由我们抚养,但是我们也不可能一分钱不花,所以抚养费方面,我们不会要求心妍按这个全给,这样也不好记。我的想法是,孩子十岁之前,每个月两千,十一到十八岁每个月三千。十八岁往后,孩子成年了,你愿意给,你就自己给她,我们不干涉。”方老太太解释道,“现在通货膨胀厉害得很,十年后的三千块钱跟现在的三千块钱肯定也不是一回事,你们说对不对?你们也不要觉得我们占了什么便宜,我和启东商量过了,孩子虽然是先天性失明,但毕竟不是由遗传引起的。我们打算带孩子多看几家医院,北京、上海、广州……大城市医疗条件好,说不定还有希望呢?至于孩子治眼睛的费用,我们全权负责,你们不用管。”

    这番话可以说是有理有据,合情合理。作为孩子的母亲,莫心妍心里也很赞同,尤其是方老太太说,以后要带孩子去大城市治眼睛,她不是不感激的。

    只是她还没来得及点头,她妈就抢先一步开口道:“这样吧,我们倒一下,孩子

-->>(第3/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