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304章 楚韩风云(第一更)
,所谓势即是威权。这一派要把政府的威权尽量扩大而且集中在人主手里,让国君和政府拥有威势,从而顺利的推行法令,这一脉得到了赵主父的支持,是如今赵国境内最为风行的学说。

    最后一脉则出自于韩国,乃是韩昭侯时代的名相申不害所提出来的“术”。和其他两派相比,这一脉最为注重的就是将所有的权利都集中在君主的手中,所有的官员都应该只是国家的工具人,整个国家应该完全按照君主的意志去执行命令。

    如果说像秦国还有魏冉能够和秦王对抗,赵国还有肥义能够劝谏赵何的话,韩国之中则哪怕是连一个敢和韩王顶嘴的人都找不到的。

    这种过于注重君主权力,将臣权压制到了极点的制度无疑是不合理的,同时也极大的打击了韩国大臣们的主观能动性。

    不做事不说话就没有错,做事的话一旦做错了说错话说不定就会触怒大王然后直接人都没了,出现这样的沉默情形也就不让人感到意外了。

    韩王等了一会,发现还是没有人开口说话,脸上的阴云开始渐渐密集。

    坐在下首的韩国相邦暴鸢心中暗叹一声,开口道:“大王,老臣觉得,其实和赵国联盟也算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哦?”韩王脸色微微一动,似笑非笑的看着暴鸢:“暴相且来说说,这又是为何呢?”

    虽然是相邦,但是韩王说话的时候语气并不显得温和,甚至还隐隐约约的带着几分讽刺。

    这当然是因为暴鸢在粱沟一战中的自作主张,以及随后和赵国的合作所导致的。

    如果说曾经的暴鸢是韩王心中的忠臣,那么在粱沟一战后,忠臣暴鸢就已经死去了。

    对于韩王来说,现在这个和赵国人勾结在一起的暴鸢就是一个叛徒,是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虽然眼下并没有这个机会除去暴鸢,但是这并不妨碍韩王阴阳怪气几句。

    暴鸢看着韩王这般模样,心中也是无奈。

    在暴鸢的心中,其实自己是觉得自己完全为了韩国好的。当然,确实暴鸢也和赵国进行了一番合作,但是这种合作并没有出卖韩国的利益,甚至还让韩国取得了胜利,难道这不是很好吗?

    但事到如今,其实暴鸢也知道,自己确实是被赵国人绑上了赵国的战车之中,不好回头了。

    暴鸢道:“大王,前几日那秦国使者前来的时候,老臣就曾经反对过和秦国联合,现在老臣也还是那句话,大韩应当继续保留在三晋同盟之中,这才是对大韩最为有利的方案。”

    在这片冬天之中,并不是只有赵国的使者在行动。

    秦王嬴稷同样也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性格,事实上秦国同样朝着韩魏楚诸国派出了使者。

    有人就要问了,这秦国刚刚才和三国打完仗,秦王就这么大的脸皮,又把使者派来了?

    这其实是非常正常的,战国时代的盟友和敌对关系并不长久,往往都是一一场战争作为一个时间段。打完一场大战之后往往盟友和敌对之间的关系就会因为各国重新开始的合纵连横而产生变化,韩国和魏国前些年在楚国还强大的时候经常就这么在秦楚之间摇摆不定,这也就是所谓“朝秦暮楚”一词的由来。

    在这个时代,短暂的同盟十分常见,长久的盟约简直比和氏璧这种稀世珍宝还要更加的少见。

    秦国的使者提出来的条件很简单,那就是秦韩同盟,共抗赵国,只要能够打败赵国,那么上党郡就可以重归韩国所有。

    韩王看着暴鸢,淡淡的说道:“赵国可是从寡人的手中夺去了上党,难道上党郡在暴相的心中就这么的不值一提吗?”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