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四十七章忙呀
    倒是那家儿媳妇长了个心眼,问他们收这东西干啥,唐大山人老实,撒谎不好撒,支支吾吾说不出个四六。

    还是唐翘随便编了个理由搪塞了过去。

    唐有蛾指挥三个儿子从地窖抬出来甜菜,又从队上借了带着大铁砣的秤杆,嘿呦嘿呦的抬着箩筐称起来。

    唐翘几乎是一锅端了表姑姑家的甜菜。

    六百斤,给了她十二块钱,这已经是一比不小的字数了,唐有娥捧着这比意外之财,笑的眼睛眯成一条缝。

    “快要晌午了,你们就在家里吃饭吧。”招呼儿媳妇去买点肉跟豆腐,说什么也要留他们在这。

    其实她这么热络还有一个原因,她看上唐翘了,两家距离的远,唐翘的恶名还没传到这,再说她人长得白净,前凸后翘,给小儿子当媳妇再合适不过。

    她跟大山是本家咋了?

    反正这丫头又不是他亲闺女!

    唐翘被她看的怪不得劲,又被旁敲侧击的打听着私事,心里早就不乐意了,听她说想留下吃饭,哪肯?

    随便找了个理由,催促她爹快回去。

    唐大山想起下午地里确实还有事,婉拒了堂姐留饭的提议,将几大箩筐的甜菜用芝麻竿儿遮挡好,甩着鞭子,晃晃悠悠赶着驴车走了。

    不过临时时候没忘了唐翘的交代,托这个姐姐帮着打听一下,看她有没有相熟的人家也要卖甜菜。

    反正他给的是十斤二毛钱,至于她能多少钱收的,能在里面挣多少,就是她的本事了。

    收购甜菜是唐翘意想不到的顺利,她松口气之余,又操心起她娘在大湾沟那边情况。

    也不知道她娘那边收的咋样。

    她着急,着急也没用,因为回去比来时费了点不少时间,别看是带着驴车,其实速度跟走着回去也没啥区别。

    来的时候俩人赶着驴车,回去时是唐大山牵着牲口走的。

    没办法啊,庄稼人朴实,淳厚,心疼牲口比心疼自己还多,去的时候没负担,驴子能轻省多,回来的时候压着这么多东西,他一百多斤的重量压上去,把牲口累着了咋办?

    到了村子,唐翘制止了他爹要回去的举动,对上他不解的目光,慢慢解释,“这两年虽说日子好了点,但家家户户也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都知道这甜菜不当吃喝,见到咱们要是大白天的运这没用玩意回去,能不多想,能不讨论?”

    少不了得问是做什么的,别管他们怎么找理由,对方都不会信的,再说这几天,他们一家人下地次数骤减,这种种反常加在一起,乡亲们要是参透了其中的关系,跟风收甜菜的话,那就不妙了。

    唐大山听完唐翘把道理揉碎了跟他解释完,恍然大悟,连连点头。

    还是上过学的娃懂得多啊。

    俩人没直接回家,赶着驴车停在房后的半山腰,收拾出一个洞,把甜菜都拾掇到洞里,又扯了些杂草藤蔓盖住,打算等晚上的时候,再悄悄背回家。

    这么一来,到家后已经过了午饭点,好在张来弟就在本村收的,也没多耽搁时间,他们回来之前就把饭准备好了。

    吃饱喝足,唐翘又马不停蹄的跟着大哥往镇上去。

    借来了驴车,倒是省了他们奔波之苦,不然唐翘想到来回四十里地,还没走就要瘫了。

    “哥,你每天来回走,不累吗?”驴车后,唐翘看着他挥鞭子的动作,有些佩服,这几天每隔一天就要来回往镇上奔波,他可一句累也没说过。

    而且往后每周要去镇上跑六七天,她也没见大哥面上透出任何一点不快。

    唐建国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