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65章猫冬忙(一)
家里立了军令状的,谁欺负大丫、大壮,他们能干看着

    绝逼不能啊。

    那还等什么,一起上啊

    打,打不过

    告状吧,你都说人家是野孩子啦,野孩子哪有人管。而且这话谁敢说到王大队长那

    王大队长是耳根子软,怕老婆,但人家在清溪大队,那也是说一不二的。

    你说人家孙女是野孩子,这不是明着打大队长的脸呢嘛

    告状,没人听

    云舒就这样成了村里长舌妇们的克星,连带着清溪大队的空气都清新了不少。

    ok,跑题了,这种发散思维,你们慢慢就会习惯的。

    说到参加婚礼,这又是让云舒能吐槽一天一夜的事。

    这个时候虽然文革还没有开始,但在整风、反右、以阶级斗争为纲等思想的影响下,政治成为一切主题。

    加上物质匮乏,生活要求简朴,在云舒看来,婚礼简单的就像小孩子过家家酒一般。

    若是家里富裕点的,还会带着对象去县城扯几尺布,照一张黑白照片;

    若是不富裕的,等到结婚那天,溜达着就把媳妇领家里来了。

    到了结婚这天,一般就是大队长或者村支书当主婚人,双方新人能穿一身没有补丁的新衣服那都是值得炫耀一辈子的事。

    这时候,村里闺女们最好的亲事就是嫁给城里人或者工人,去吃商品粮。

    里,穿越到六七十年代的都去当军嫂了,但实际上,军嫂在这个时候还真不吃香。

    虽然军人工资高,待遇好,但这个时候还有战争呢。所谓刀枪无眼,一个不好,烈士家属的名号就归你了。

    便是没当烈士家属,也不是哪位军人都有条件让家属随军的,一年能见一面就已经不错了,守活寡不说,还得带孩子孝敬老人,这会儿的大姑娘也不傻啊

    部队里,婚姻问题已经成了老大难,二十七八、三十上下没结婚的军人,十个里最少也有五个,不过这不包括穿越女主遇到的那些部队大佬。

    在现实情况下,那些人的孩子估计都已经会打酱油了。

    大家要知道,优秀的人,不只你能看得见。

    擦,又跑题了

    说到婚礼,就不得不说一下结婚证。

    云舒从来到清溪村,只见过一张结婚证,那就是王金柱和金顺心和夫妻两个的。

    因为是五十年代的证件,所以并不具备文革那种时代性,但依旧印着鲜花、国旗和半身像,上面需要结婚双方写下各自的姓名、年龄,后面印着“自愿结婚,经中国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发给此证”的字样。

    但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张纸,周边四外八庄,领的人都不多。

    一是村里人结婚一般都早,年龄不够法定年龄,没法领证;二就是大家甚至于都没有领证的概念。

    甚至于当了一辈子夫妻,重孙子都有了,但不是法定夫妻的也大有人在。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那么多知情返城,当了负心汉、渣女的原因之一,因为人家根本没有法定配偶啊

    你说你和他她结婚了,孩子都生了,结婚证呢

    傻眼了吧

    云舒看着一对一对脸红的和猴屁股的青年少女,特别想拉着他们说一句话:孩子,你们可长点心吧

    感谢绾娇兮、花落则寂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