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百三十八章 被截胡的小寡妇(13)
    在路上赶了半个多月,冉佳他们才到了南安,江南水乡到处都氤氲着秀美,白墙碧瓦围绕着清澈蜿蜒的河渠,雨朦胧缠绵着。

    便是那连绵不绝的群山也比北方的少了分险峻,马车颠簸在被细雨打湿泥泞的山道上,冉佳紧紧抓着桌缘,透过窗户眸子沉沉地看着一侧的景色,心闷闷地竟是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熟悉落魄的那群人。

    离开城镇他们艰难行进了三个时辰视野才开阔,大片喜人第二茬的水稻合着细雨摇晃着绿油油的身子,梯田错落有致,四处都能瞧见顶着蓑衣劳作的人们,很难想象如此美丽让人忍不住驻足生出归隐之地,竟然也会养育出刁民。

    跟随他们一起来的镖师中就有上次帮着冉佳查访的人,其直接带路引着他们去了山脚下一片刚用黄泥和茅草垒制成的土屋,周围是用粗细不一的木头围成一人高的院墙。

    “云家和宋家的嫡支差不多都在这里了,”那人用手指了指山,又道“他们的田地是在这座山头的另一边,群山围绕而成的荒地,听说碱度很大,只有些杂草和乱石,生不出庄家的。”

    正说着,在门前玩耍的几个孩童瞧见他们一辆马车三辆牛车外加五匹马,有些惊奇,一个七岁的孩子警惕远远地高声喊着“不知道几位叔伯是何人,来此地所为何事”

    冉佳心里微微激动,这是宋府大房的长孙少爷,记得当初离开京都时他才五岁,孩子变化大,但她依然听出了他的声音。她连忙从车厢里走出来,脚步有些踉跄,也顾不得男女之防,抓住安绪宁递过来的胳膊,一跃而下,咬了下牙高声颤抖地回道“孙少爷,是我,冉佳”

    那孩子手里还拿着泛红的泥,小脸上也有两道污痕,他睁大眼睛看着冉佳一步步走来,小嘴巴微微下瘪,哇地一声哭着跑上来,不敢近前,“冉佳嬷嬷,真的是你吗”

    在宋府,最受欢迎的丫头莫过于冉佳,不,应该说在每个主子跟前挂名的丫头是她,毕竟她那一手厨艺征服了所有的人。只是京都那场巨变,主子们都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哪里还能顾得上下人们,加上一路族人的死伤,祖籍旁支的各种低贱,他们已经不奢求再翻身成为人上人,只求能够平安和顺地过着,只要留得青山在,熬过这艰难的十数年乃至数十年,他们的子孙后辈会寻到机会替家族平反也会让那一群墙倒众人推的众人们受到惩治。

    他们歇了心思,每每想起被俩家连累的忠心仆从们,内心愧疚、难过、悔恨,浑浑噩噩地度日。

    孩子们都很懂事,不吵不闹而是很快学会了做农活,大的带小的,不让大人操心。

    长孙少爷这会像是得到了发泄口,见到被七奶奶曾经一直叨念的冉佳嬷嬷,像是从她身上看见了两年前族里的盛况,小小的孩童也泪流满面委屈着。

    冉佳不顾他身上的泥,将小小的人儿搂入怀中,哎了声“是我,是我,我回来了”

    小人儿平息了好一会,转头冲比自己更小的一堆萝卜头,拿袖子擦擦泪笑道“她就是七奶奶念叨的冉佳嬷嬷,是以前咱家做饭最好吃的人了。”

    冉佳的主子虽然才二十多岁,但宋府是个大户人家,子嗣繁多,辈分相差很大。所以冉佳也跟着才十来岁被人称呼为嬷嬷。

    小萝卜头们排排站着,被晒得黝黑发亮的小脸满是好奇地看着她,齐声喊着冉佳嬷嬷。

    长孙少爷伸手指了个比自己差不多的娃,“九叔,你快去田里喊嗓子,说冉佳嬷嬷来了。”

    说完便领着冉佳往其中一个小院子走去,“嬷嬷您坐,待会大人们就回来了。”

    他还去厨房给冉佳倒了杯茶水,里面竟然是雨前龙井。

    大家族的孩子们早慧,哪怕长孙少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