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128章保守主义
的非议,陛下不会是因此感到很不高兴吧?

    诸葛亮的面色不由得一整,却并不说话,他知道自己现在一定要沉住气,先看看情况再说,张裔是他的左膀右臂,而杨仪是他可以倚重的人才,他是不能够让他们出事的。

    不想,刘禅说道:“我后来找到了他们二人详谈了一番,然后自己也进行了一番反思,觉得当时的做法实在是有些操之过急了点。江陵城这边的官员,也许已经习惯了那样的行事风格,但是成都方面却并不一定能够接受。”

    诸葛亮这时候不得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说道:“陛下,对于那件事情,臣这边确实也有话要说。陛下你废除了一些祖制,比如不再有属于自己的尊称‘朕’,这本没有什么问题,毕竟大家都知道,这是前朝始皇帝才给弄出来东西,不要也就不要了。还有就是跪拜之礼。本来这是不应该废除的,否则君王的尊严何以维护呢?但是,后来大家也就跟着习惯了,也就觉得没有什么了。这些臣也就不说什么了。但是,如今无论是在荆州还是在江东,官府的威严正在变得越来越低。试想,官府和官员失去了威严的话,这个国家还怎么去统治?”

    刘禅的心里其实很想要告诉诸葛亮,所谓的威严那不是官府需要的东西,官府需要的是民众的支持,然后树立起属于自己的威信。

    但是刘禅现在想要讨论的事情不是这个,否则必然要跟诸葛亮争论个不休。他知道诸葛亮现在对自己是有所不满的。

    本来,蜀汉的那些律法,都是诸葛亮带头去修订出来的。但是现在刘禅这边不断在制定新的法令,对诸葛亮制定的那些法律做了很多的修改和加细。

    从某种程度上面讲,诸葛亮这个人可以算作是外儒内法的代表性人物。这种情况也就注定了,他这个人热衷于维护君主神权,同时对于国家最为重要的法律方面,一定会奉行严厉而最为简约(可以理解为模糊性最大)的法律。这样的话,官府手中就掌握了对于法律的任意解读的权力。

    一般而言,古今中外,君主的权力来自哪里?很多人说是天授神权,其实那是表面上的说辞,真实的原因就在于,君主掌握了对于法律的制定和任意解释的权力!试想一句话,“君无戏言”,这就是对君主和法律之间权力关系的最好诠释。

    其实从这里,甚至可以推导出,二十一世纪之天朝的官府,为何会忽然开始提倡儒家思想的原因,只是懒得再说下去而已。

    所以,刘禅非常理解诸葛亮,也尽量在这个时候跟他爆发理念性的冲突,否则国家只怕要开始大乱。

    于是,刘禅点头说道:“丞相我明白的。不过,咱们现在需要先将国内的各种意见先统合起来。当然,我不是孝武皇帝(汉武帝)那样的人,非得要干独尊儒术那样的事情。”

    其实,刘禅学汉武帝干的那套的话,杀点人,打击一些异己,也就可以迫使所有异见屈服。但是刘禅不是别人,这样的事情绝对跟他的理念相悖,否则他也不不必再说什么人人平等了。

    诸葛亮很疑惑,问道:“陛下,其实这种事情也就是您的一句话而已啊!”

    刘禅苦笑起来,说道:“是啊,以我手中的权力强行推一项政策当然没人敢反对。但是现在说的不是那个,我的意思是,我们必须要先把大汉官场给统合一下。现在成都是一种状态,江陵城这边是另外一种状态。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就怕在北伐过程当中出事!”

    诸葛亮听着,心里也忧虑起来,感觉陛下似乎开始要采取行动,继续剥夺自己手中的权力了吧?心里不免感觉有点悲凉。

    刘禅有点兴奋地说道:“丞相,在我看来,两地官场的情况的差异,是很难在一二年之内就消除掉的。所以,我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