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扩张规划
产线的采购,毕竟生产线是全部从德国进口的,占地一千亩左右的分厂,规模比现在的制药厂要大得多,至少可以上二十条生产线,就算是定金都要好几个亿了。

    当然,制药厂的利润是惊人的,现在供需依然处于高度不平衡的状态,这还是没有开拓海外市场的情况下。

    薛金山估算过,就算是分厂二十条生产线全部投产,产能也就堪堪能够满足国内的需求,如果开拓海外市场的话,那即便分厂马力全开,依然还是供不应求的。

    以玉肌膏的惊人利润,可能几个月就能收回投资了。

    农场方面没什么好说的,只要能把地圈下来,继续建设蔬菜大棚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就行了,投资也相对比较小,一千万都足够花的了。

    如果两个方案都要实行,那眼前就面临两个问题——地和钱。

    以桃源公司目前的现金流,肯定是不够分厂建设启动资金的,势必需要向银行贷款。

    土地方面,自然也要跟地方政府协调。

    夏若飞认真地把方案看了几遍,感觉还是可行的。而且这两个方案都是请了专家认证的,专家们普遍也都是支持的态度,尤其是桃源制药厂分厂,几乎是一边倒的结论。

    毕竟玉肌膏的吸金能力太强了,加上养心汤的社会效应更是让制药厂风头一时无两,这个时候开设分厂,几乎就是稳赚不赔的。

    思忖良久,夏若飞终于作出了决定。

    他在报上来的方案上签下了同意两个字,然后马上把冯婧、董芸、薛金山等公司高管召集到他那豪华的董事长专用会议室里开了个会,把任务布置了下去。

    银行方面,夏若飞交给了冯婧去联系。

    现在桃源公司的负载率为零,制药厂等资产都非常优良,不需要去疏通什么关系,正常走程序就行了,银行都非常乐意提供贷款的。

    制药厂规划以及设备采购方面,自然是交给薛金山了。

    规划还可以等拿下土地之后再进行,生产线方面却需要提前联系,一次性订购这么多条生产线,应该是能够谈下一些折扣的,具体能做到什么程度,就看薛金山的本事了。

    而土地方面,夏若飞决定自己出马。

    两个方案选定的地点,都是在长平县境内,所以开完会后,夏若飞拿出手机来,找到有段日子没有联系的吴丽倩的电话号码,直接拨了出去。

    ……

    吴丽倩最近过得并不是很开心。

    本来她作为田慧兰的秘书,下到县里面担任常务副县长,方方面面的工作开展起来还是比较顺利的,就算是田慧兰调走了,她的工作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毕竟田慧兰不是退二线,更不是落马,而是高升了,所以人走茶凉的事情也不会发生在她的身上。

    但春节后,一位空降的副书记来了之后,她的日子就没那么顺心了。

    这位名叫刘浩军的副书记是从京城某部委直接调过来的,听说还没满三十岁,典型的那种火箭干部,而且显然就是下来镀金的。

    本来吴丽倩和刘浩军两人一个是政府这边的,一个是党委那边的,平时工作上交集并不算太多,顶多也就是常委会的时候有一些交集。

    但这位刘副书记在见了吴丽倩几次后,竟然公开对她展开了追求。

    这一下子就在体制内都传开了。

    本来两个副处级的常委都是单身,就已经是很少见的了。在京城部委单位可能还存在,但在最基层的县里面,一般人印象中的县领导肯定都是中年发福男,像刘浩军和吴丽倩这样还没有成家,而且年纪都很轻的情况,几乎是没有的。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