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5.皇榜
    皇榜张贴处,已经围上了一圈又一圈的百姓。人太多了,迟鹰扬左手把矮小又盲的小徒弟迟慎行抱了起来,右手紧紧地拉着高一点的迟谨言,一边说着“请让一让”,抬腿往前走。

    圈里,有位大爷问道:“让你,你识字吗?能给读一遍?”

    迟鹰扬却自信道:“我识字啊。”

    自小,迟鹰扬被师父捡到道观里,便被教会了读书识字,从道德经、易经读起,再读《參同契》、《抱朴子》、《黄庭经》这些修炼法门,然后就被师父放养了。

    道观里藏书不少,加上迟鹰扬太喜欢学习,便无师自通习得《葬经》、《滴天髓》、《渊海》、《天命通会》、《火珠林》等堪舆命卜经书,还把《灵枢》、《素问》、《金匮》、《青囊书》、《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书都刻入脑中,拿上山求问的人练手。

    不止这些书籍,刻在龟壳上的《河图》、《洛书》,刻在青铜钟鼎上的祈神铭文,画符的符文,他都会看会写。这样算起来,他会好多种字,怎么可能不识字嘛?

    而围观百姓见他说自己识字,便让出一条道路来,请迟鹰扬走到皇榜跟前,给他们念一念皇榜上写了什么。

    一圈圈群众期待地望着他。

    迟鹰扬自信满满地走上前去,抬眼看皇榜,张开嘴唇,却:“……”

    ???

    迟鹰扬震惊了。

    修炼三百年再出山,不但国号变了,钱庄倒了,银票废了,连字儿都变了!

    三百年前的字儿,均匀圆转,胖胖圆圆的,很多字还长得像实物;而更早的字,则字身带炁(同“气”),笔画流转之间效用百变,修道的道士不用识字,观字中之炁,就明白字的用处。

    而现在的字儿,横平竖直,像个一个个方块,不像实物也没有炁,简直让人看不懂。

    迟鹰扬努力辨认了一下,有的字还和以前的长得一样,比如“命”、“相”,有的字他连蒙带猜都猜不出来,总的来说,皇榜上写了些啥,迟鹰扬只能认几个字。

    刚刚问他的大爷催促道:“小兄弟,你识字,你念啊。”

    迟鹰扬惭愧地低下头来,诚实道:“我只会里面的几个字,整篇下来看不明白。”

    刚刚十分的期待的围观群众:“……”

    大爷长吁了他一声,说道:“怪不得你带的孩子穿这么破烂。你一定是恃着自己长得好看,年纪轻的时候不努力念书,学字只会几个,这是不学无术!”

    迟鹰扬十分惭愧:“是的,都怪我,我会很快学会的。”

    大弟子迟谨言摇了摇迟鹰扬的手,说道:“不怪师父,师父很好很好的。”

    被抱在怀里的小弟子迟慎行则亲了他一下,安慰道:“昨晚还有肉吃,师父很好很好了!没肉吃师父也是很好的。”

    迟鹰扬内心感动,把两小徒儿都抱紧攥紧。

    这时,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韩才子来了!”一圈圈的围观群众听到,马上分出一条道来,有位佩戴玉佩的公子摇着扇子,微笑着向街坊们点头示意,走到圈子。

    迟鹰扬也不占着位置,拉着迟慎行后退半步,让出位置来。

    韩才子上下打量了他一眼,轻笑一声,嗓音清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啊!只会几个字,就不能说自己识字,知道吗?”

    街坊们纷纷点头。

    迟鹰扬看着皇榜,指挥道:“你念吧。”

    韩才子瞥了他一眼,又是轻笑一声,抬眼看皇榜,张口就念:“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宁国三王爷、镇国将军凌灏渊招夫入赘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