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33章 Chapter 33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小说"首字母)"。

    蒋天遥与小护士一人一侧拉着贝贝的手,聊着天,往回走去。小护士却没带贝贝去之前蒋天遥所在的血液科,反而一拐弯。

    原来,在拐角处的尽头,新建了一个崭新的细胞疗法站点。透明的玻璃标示牌上,黑色立体字母写着“Kimberly首个试点中心”。

    蒋天遥透过玻璃门,发现一个病房外挤了好多人。有记者,有摄影团队,肩上扛着巨大的设备,还有打下手的走来走去。

    他不禁问道:“那是?”

    护士笑了笑:“在录节目呢。”

    原来,GxBio与燕安卫视科技探索频道合作了一期“探秘Kimberly”节目,今天正在录制。

    单人VIP病房被收拾得明亮整洁,里面没住人,背景是一台白细胞单采机。漂亮的女主持人正与总院血液科的副主任站在病床前做节目。

    副主任满嘴专业单词乱蹦,女主持人只好帮他“翻译”得简明易懂一些。

    “病人会先在这张床上躺三到六个小时,这个仪器会采集他们身体里的白细胞。白细胞呢,就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小卫士。这些小卫士在被收集之后,会被送入Kimberly的实验室进行改造。我们会给小卫士增加武装,让它能够精准识别病人体内的癌细胞,并且进行消灭。这个‘穿戴武装’的过程,大概需要三到四周的时间。然后,武装成功的小卫士,会被重新输入病人体内,杀死癌细胞。所以,每一个病人的Kimberly药品,都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

    蒋天遥又听了一会儿,这个节目显然是GxBio公关的主意,全程都在吹药物的有效性、创新性,只是对价格只字未提。他听着觉得怪没意思,便扭头就走。

    小医生打开玻璃门的时候,恰好遇到了一群脖子上挂着记者证的记者,大家正在护士的引导下鱼贯而入。蒋天遥心想,看来GxBio今天是给媒体开openday了。

    记者群里有个男人格外高些,头顶还倒扎着一条海盗头巾,格外惹人注目。蒋天遥定睛一瞧,连忙脱口而出:“Adrian!”

    驻外记者闻声抬头,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两人几乎是同时说道:“你怎么在这里?”

    原来Adrian是在做一系列Kimberly在中国的深度报道。两人打算找个地方寒暄一番,却被一个焦虑的女人拦住了去路。

    那个女人似乎一开始对Adrian的外貌心存疑虑,但她又瞥了一眼男人胸口的记者证,最终还是开了口。

    原来,女人有个十二岁的女儿,叫小洋。女孩儿几年前查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幸运的是,母亲配型配上了,当时就做了骨髓移植。但不幸的是,母亲骨髓的配型比例不高,后来又发生了一系列排异反应。第一次肺排异,用了进口药压下去了,这会儿又出现了肾脏排异,而雪上加霜的是,白血病竟然在移植几年后再次复发了。

    之前抗排异的药,一针就是一两万,再加上前前后后各种费用,总花销竟然不比Kimberly便宜,到现在,小洋不仅身体越来越差,家里还负债一百多万,实在没有钱来治疗复发了。

    小洋妈妈求着记者是否能给她家一点曝光,以求助社会,筹集善款。

    刚才她看有记者来,已经拦了好几个了。但今天这里所有的记者,都是为了报道Kimberly来的,谁手上不是任务稿还没着落,自然没人理她。

    Adrian瞅了一眼录制现场,似乎兴趣不大,扭头便答应了小洋妈妈。

    蒋天

-->>(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