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一千零五十八 问题主动找上了诸葛亮
觉得诸葛亮的想法有点问题。

    他觉得诸葛亮是不是受到了什么刺激,所以脑袋里忽然多出了这种略微荒谬的想法。

    他不否认诸葛亮说的有一些内容是对的。

    因为黎庶百姓可以生产,没有黎庶百姓生产物质,国家就没有东西可以用,他也就没有东西可以用。

    他清楚这一点,所以治理广至县的时候也相当精准的切入了黎庶百姓的真实需求,当地百姓也比较拥护他。

    但是黎庶百姓的重要性怎么能排在皇帝前面呢?

    如此浅显易懂的问题,诸葛亮也能弄错?

    还说拿这个问题去询问皇帝?

    按照当今陛下的行事作风,不一刀砍了你都算仁慈的。

    魏国不是侯国,不是王国,而是帝国啊我的小老弟。

    帝国帝国,有帝才有国!

    你怎么能把黎庶百姓看的比皇帝还要重要呢?

    虽然不认同,但是司马懿没有说出来。

    他觉得他把诸葛亮当做朋友,不该在这种事情上和诸葛亮闹矛盾,而且眼下这也不是最重要的。

    他离开洛阳的原因比较复杂。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想着在眼下这个混乱的局面当中急流勇退,暂且离开风暴中心的洛阳,暂且离开这个政治力量打散重组的洛阳。

    他和诸葛亮不一样,他只是一只小虾米,没有能力从中获取什么利益,稍有不慎,就要被卷入漩涡之中碾死。

    他是眼下司马家族的唯一希望,他可不能拿自己的性命还有政治前途去赌博。

    他家八个兄弟,除了大哥以外,还有六个弟弟的政治前途要靠自己争取呢。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和诸葛亮一起离开洛阳,躲避政治漩涡,顺便积累从政经验,加深和诸葛亮的友谊的同时,也能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司马懿办事,可从来都不会全凭感情驱动。

    诸葛亮的关系网络实在是太好了,运气也太好了,好到了让司马懿甚至有些嫉妒的地步。

    只是和他一样呆在内阁里,哥哥忽然就变成了民政部右侍郎,而且忽然就和新任礼部尚书张昭成为了同州人士。

    诸葛瑾既然被提拔了,诸葛亮没有不受到青睐的理由。

    虽然有点嫉妒,但是司马懿意识到,自己只要能和诸葛亮维持关系,那么他就能通过诸葛亮到诸葛瑾的这条线连通张昭的关系网络。

    多么完美的关系网络?

    他苦求而不得的关系玩过,诸葛亮只是躺着就得到了,然后居然还要为了某种难以想象的理由而离开洛阳。

    为了什么更加重要之类的无聊的问题而离开洛阳。

    这是关系者的余裕啊。

    自己若是不能成为这个关系者,离开洛阳的选择实际上也就毫无意义了。

    身在凉州敦煌郡,心却在洛阳,司马懿已经开始为自己谋划未来了。

    凉州的这一任县长只是他的跳板而已,而他唯一不曾料到的事情就是诸葛亮居然有了如此的感悟。

    诸葛亮是一个如此感情用事的人吗?

    亦或是……

    他很天真。

    他没有经受过现实的暴打。

    司马懿觉得这样不好,这样搞,以后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某种意义上来说,司马懿说的也没有错,他的直觉还是挺准的。

    但是他的直觉不是完全的准,而是稍微有那么一丢丢偏移。

    因为出问题的不是诸葛亮,而是问题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