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464、废棋


    舅舅乐呵呵道:“在商言商,该付多少就付多少,以后要是还有戏作,还可以交给我们肆代印。”

    云湖老妖话本子、小戏、说三箭齐发一炮打响,想来以后再写出来的话本子也会畅销。

    送走舅舅,袁明珠缠着曾祖父,“曾祖父带我们去茶馆里听听说吧,都说外头都在说这本来着。”

    袁弘德被缠得没法,也好奇这本究竟说的如何,“好,去听听。”

    袁少驹和袁叔驹皆一脸带笑,就连最严肃脸的袁季驹也唇角微扬。

    到了茶馆里坐定,台上说人正说到两家退亲。

    一手执着折扇,另一只手“啪”的一拍醒目,“玲珑小姐的哥哥们闻得妹妹被赵三郎的父母和大嫂折辱,忿然道:我家大妹温良恭谨,退亲可以,错不在我家,聘礼是不可能退的。”

    赵大一听不退聘礼,气得大骂颜家:你们家还想用女儿骗钱不成?

    颜家大哥摆手道:规矩就是如此,女方无过错男方要退亲,就得留下聘礼做赔偿,难道说你赵家不懂规矩?

    我家虽不豪富,也是规规矩矩的人家,这些聘礼我们也不想留,只是不留怕被人讹传成我家理屈,这些银子我们也不要,回头都捐给去岁没了居所的流民。”

    说到此处,说人“唰”的一声展开折扇,慢条斯理的扇着,叹口气道:“正所谓‘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说人并未像传统说的那样以一句“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为结束语,而是摘了一段老子的《道德经》。

    听过这段的人知道这段话的意思,只坐着回味之前讲的内容。

    还有未听过的,肚子里笔墨又少,追问:“说的这最后一段啥意思啊?”

    说人找了个空位坐下,有人极有眼色的给倒了茶。

    说人啜饮了一口茶,慢慢的解释着最后一段的意思。

    袁明珠招来小二,让他送一壶茶、一碟干果去说人的桌上。

    说人歇下,茶馆里也为冷清下来,大家互相讨论着剧情。

    有人问:“这一对就这么被生生拆散了吗?”

    有听过一遍或几遍的就开始剧透:“有这样势利眼的爹娘,不拆散又如何?”

    又有知道些小道消息的,“这说的就是我们武安州的真人真事,只是假托是前朝旧事说出来。”

    “真的假的?”

    “真的,比珍珠还真。”

    袁明珠听到珍珠二字,还以为姐姐的名讳已经传出去了,呛得直咳嗽。

    后头一听才知道是自己想多了,就是巧合。

    一边掩着嘴咳嗽,一边支棱着耳朵去听。

    “中这颜玲珑小姐,就是妍玉春袁家的大小姐,你们仔细品品,袁,颜,是不是很像?”

    得意的笑笑,又说:“你们把姚字拆开念什么?”

    “噢~!”众人的长音拖得很是意味深长。

    揭秘的人一脸得意,“前头城西姚家跟袁家因为退亲的事,他们家三儿子要死要活的闹,那件事都听说了没?

    姚家的人还被父母大人拿了打了一顿板子。”

    有人追着问:“这么一回事?这也犯法?”

    有人:“是该打,我听说袁家大小姐因为退亲不得不避走他乡,真是倒霉透顶。”

    “还有更倒霉的呐,袁家二小姐才是最倒霉的,姐姐被逼走了,姚家还要拿她妹妹顶替?”

    “真这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