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299、兔死狐悲
    袁明珠之所以说长大不长大的话,是因为她也不喜欢她娘说话时候的语气和表情。

    她的话是给自己解嘲,用来压住心底的酸涩。

    也是在曾祖父母跟前替杜氏遮掩。

    只戴一次的发钗就丢了,她也愧疚。

    又是在她刚刚被罚的当口,作为亲娘,她的自尊心好似根本不在她的考虑范围里。

    这样的指责会让人很难受,如鲠在喉。

    如果不是她出生就带着记忆,当初杜氏批命护着她,差点被婆婆打死都没松开护着她的那双手的记忆还恍然如昨。

    如不是她知道杜氏没有坏心,就是过惯了节俭日子心疼银子。

    说不定这会就母女离心了。

    杜氏丝毫未意识到自己的态度有问题,接着说教:“这么大妮子了,得学着过日子,买什么簪子,你的首饰还少?”

    袁明珠只能闭上嘴巴。

    多说多错。

    杜氏已经不是当年怕她太娇气她曾祖母厌弃才指责她,而是出自本心在指责她。

    当一个家庭中,一边是溺爱而大方的祖母,一边是严厉又节俭的母亲,母亲又不分青红皂白只会训斥孩子,婆媳大战中孩子偏向谁根本没有悬念。

    而孩子的母亲,只能一边抱怨着孩子被长辈惯坏了,一边又把孩子越推越远。

    婆媳关系也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越发恶化。

    袁明珠觉得他们家就是无数这种例子的一个缩影。

    只能庆幸她不是懵懂小儿,而曾祖母跟她娘也没有矛盾。

    她正想着呢,矛盾就来了。

    应该说她就是矛盾的导火索。

    陶氏见曾孙女受被说教,本来就不高兴,不过马上就被袁明珠给化解了。

    跟着家人乐呵呵的正笑着,又听到杜氏的说教。

    她在理念上就跟杜氏不一样。

    两个人出身不同,杜氏的节俭行为本身就跟她的相悖。

    杜氏认为丢了发钗是因为袁明珠不爱惜东西,陶氏则认为是该配备的软硬件没跟上。

    陶氏把筷子一放:“伯驹娘,吃饭的时候别训斥孩子,明珠早饭就没吃,你再这样,她哪里还有胃口?”

    杜氏心里有话要说,哪家的姑娘会这样农忙时节睡到日上三竿?

    要是身体不适就罢了,明明身体好好的。

    不过吃饭时候确实不适合说这些,就先按捺住,想着找机会再说。

    这场矛盾暂时平息,一时间桌上只有碗著声。

    旁边桌上的樊嬷嬷:还好袁家还有一个明白人,知道了这个夜叉女该好好管教了。

    抬头看到顾重阳情绪萎靡。

    给他夹了一筷子菜:“多吃些,下午才有力气干活。”

    顾重阳低头吃着饭。

    他明明是出于好意做的事,为什么总是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

    他想要为着她好,却害她挨打;想要得到她佩戴过的饰物,却害她被骂……。

    吃了饭,樊嬷嬷带着秦三花收拾碗碟。

    想着顾重阳吃的有些少,拿了一只馒头夹了些菜,单放到灶上隔水温着。

    隔壁工棚的工匠陆陆续续都撤走了。

    袁家女眷不用每天做大量饭食,轻松了不少。

    梁氏怀孕,家里活都不太用她做。

    她每日里就择择菜,洗洗他们两口子的衣裳。

    只是如今农忙,她也主动承担做饭的活。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