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18.第 18 章
    军队安营扎寨,按照春秋魏国大将吴起所说,当有四忌:天灶--大谷之口、龙头--大山之端、背水--背靠江河、向坡--面朝山坡。

    世人推崇的孙氏兵法多诡道,而吴子兵法尚操练。虽然当年因为孙庞斗智、马陵之战导致吴子兵法埋没于世,但是小官家私心里还是挺喜欢吴子练兵之法,喜欢一力破十会的阳谋之策。

    可惜,目前的大宋军队对比蕃兵,妥妥的弱势一方,必须依靠孙子兵法的“诡道”取胜。

    王韶将军建议大军驻守渭源城,在渭源城外,渭源和秦州中间地带扎营。几位将军细细的琢磨一番,觉得可行。

    选定了地点,当然就是布阵扎营,布置工事、盘营。

    晚饭过后,整洁有序的品字形中军大营在士兵们的手上出现。

    戍时四刻,累极困极的小官家已经进入梦乡;都头们领着士兵们在油灯和火把的照耀下,热火朝天的挖壕沟造护堤。诸位将军一面安排斥候和先锋军出去打探消息,站岗防务,一边安排一路奔波劳累的士兵们分批休整。

    闻声而来的渭源和秦州百姓在经略使李师道的带领下,自发的帮忙做着力所能及的事儿。三天后的傍晚,各种防御工事做好,将军们仔细的检查了防御工事后,全聚在大军的议事帐篷里头一起商议进攻大计。

    王韶将军意气风发的说道:“目前这几个地方居住的羌人以吐蕃人为主,党项、契丹、回鹘、汉等民族混居,且大多已经汉化。当然,尽管他们都学着我们种地养蚕,却也是不改其民族悍勇本性。”

    “以韶之见,既然他们都已经集结在抹邦山,我们不若先招降收服周边小部落羌人,最后在抹邦山或者狄道城和羌兵大战。

    一位姓林的将军手指着地图上的抹邦山,有所顾虑,“羌人一早收到了我们大军的消息,集结起来却是没有先对狄道城动手。这三天来我们明火执仗的做工事引诱他们,羌兵也没有一点儿动静,林某就怕他们一直龟缩不出。”

    庞统将军也是担心这一点,“我们的目的是和北方的左右大军夹击西夏,耗不起。”

    虽然满满的睡了三天,可因为不适应这里强烈的太阳光和炎热潮湿的特殊气候,天天睡不好、睡不饱的官家,正在努力和瞌睡虫打架。他迷迷糊糊的听到这里,有心想要说句话,却是上下眼皮黏在一起撕扯不开,脑袋里一片浆糊。

    竖起耳朵又听了一会儿,好像在听,又好像已经睡着。实在经不住困倦,被心疼他的展昭唤醒后,就从善如流的答应他们,自己先回去休息。

    “我们攻打河湟二州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后面攻打西夏,而是要把这些地方永远的划归大宋,这些羌人将来也都会是大宋子民。王韶提出来的招抚、征讨、屯田、兴商、办学五大策略很好。”

    “对于周围的小部族,尽量以招降安抚为主。至于蕃兵主力,我们这次把他们打怕了,然后和他们说,投降大宋的有肉吃,大宋没有奴隶,全部是一样的百姓。”官家临出帐篷前,终于想起来他要说的话。

    将军们稍作迟疑,答应下来。庞统将军实话实说,“官家,我们尽力。”

    官家点头,尽力就好。既然是战事,当然是以胜利为目的。

    抬脚出议事帐篷的时候,他又想起一个事儿,转过身来,眼睛迷瞪着,慢吞吞懒洋洋的对着起身目送他的将军们说道:“朕可以在马上、马下,开弓射箭,一里内保证百发百中。”

    将军们齐齐呆愣,展昭笑了一下,牵着他的手送他回帐篷休息。

    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

    遥想当年,三国吕布“辕门射戟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