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六零二章 大明之平西王的诞生
。r/>

    r/>

    还有各处皇庄的都不能少。r/>

    r/>

    两地官员承制拜封有些过了,朝廷总得有个样子,南京六部及其他那些都察院之类,包括五军都督府统统撤销,将南直隶一分为二,以应天巡抚辖区为江南布政使司,以凤阳巡抚辖区为江北布政使司。两地的巡抚,布政使,按察使这些还是要有的,都指挥使就不必了,至于府州县的地方官员,这个由你自己定个名单,就算是你们联名推荐,交给吏部任命即可。r/>

    r/>

    另外还有就是三地的科举。r/>

    r/>

    这个还是得由各地学官负责,但所需费用由地方承担。r/>

    r/>

    你要知道,这一下子多少官员没了职位,他们若都去京城,大爷我那里也养不起,这样各地学官保留,他们这些人也有个地方安置。”r/>

    r/>

    九千岁说道。r/>

    r/>

    实际上就是天启想在地方安插耳目。r/>

    r/>

    巡抚,布政使之类是为了朝廷颜面,这样可以说这三地还是朝廷的,各地学官打着科举的名声,团结起地方的士绅,无论杨信怎么分地,这些人头顶上的功名还在,这样也算朝廷在地方上有一定掌握。当然,也有可能是真的不想养着这么多闲人,这一下子得多少官员失业,光之前那些就已经把扬州的盐税,罚没之类全吃光了。r/>

    r/>

    接下来把剩下那些地方也给杨信,那已有的加上新增添的,光各类品官估计就得几千人失业。r/>

    r/>

    这些人怎么办?r/>

    r/>

    都是有品级的,都是有俸禄的,天启不能当这个接盘侠。r/>

    r/>

    这样还能送出来一部分,别的不说,光各地学官就能送出几百,然后剩下那些安置压力还小点,而且以后随着科举继续,肯定还有更多被生产出来,这些人塞到剩下那些地方肯定用不了。大明早就已经官满为患,话说每年科举可是足有五千人参加,就算以后可以减少举人录取数量,但至少现在是来不及,这些家伙都得消耗掉。r/>

    r/>

    就让他们到杨信这里就食。r/>

    r/>

    “其实我倒是有个提议。”r/>

    r/>

    杨信笑着说道。r/>

    r/>

    “说来听听。”r/>

    r/>

    九千岁忙说道。r/>

    r/>

    杨信的提议往往都是令人惊喜的。r/>

    r/>

    “可以向各处藩属派驻使者,比如说南洋刚刚进贡的各国,这些地方

-->>(第3/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