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4章 计划黄了
    不过思茹的如意算盘终究是打空了。

    没几天,姚济民挑拣了几样压箱底的名贵药材,譬如鹿茸、野山参什么的,亲自去侯府登门拜访,以酬谢小侯爷的救女之恩。

    姚济民医者仁心,素来对待病人是低眉顺目、和善至极的,却鲜有人知道,这老中医骨子里却是清高的很。让他低头去侯门送礼谢恩,就像脊梁骨上顶了个大石头一样令他浑身难受。知恩报恩,对于小侯爷,他自然是感激不尽;可是要向高高在上的权贵送礼言谢,对于这个人来说当真是难上加难。

    其实姚家早年与安阳侯府是有些渊源的,奈何后来发生了一些变故,往来便少了。加上姚济民这个人极要面子,而且脾气是又臭又硬,说什么也不主动去与人交往。时间一长,关系也就愈加淡了。

    直到傍晚时分,姚济民才从安阳侯府出来。甫一踏出府门,便觉得整个人轻松畅快了不少。他一路低着头快步回家,生怕被熟人看到他是从侯府出来的,似乎这样会让他感到颜面无光。

    回到家时,已经入夜。

    为了庆祝姚思茹大难不死,何氏杀鸡宰鱼,张罗了一大桌子饭菜。全家人都围坐一圈,正等着他回来开饭。

    姨娘林氏第一个站起来,接过他脱下的外衣,拢了拢云鬓娇笑着:“老爷今儿个回来得好晚,又上城外出诊去啦?”

    姚济民没搭理她,板着张脸道:“坐下,吃饭。”

    何氏方才虽然有那么一丝不愉快,这会儿也烟消云散,笑着说:“思茹今日能下床走动了,我寻思着做些她平日里爱吃的,也算扫扫咱们家近日来的晦气。”

    “她大病初愈,你就烧一桌子大鱼大肉的,把孩子吃坏了怎么办?”姚济民浑身的别扭劲儿还没散去,脾气臭的很。

    何氏被他这么突然一训,顿时有点不知所措,尴尬地张了张着嘴,小声嘀咕着:“好了吧……我看是差不多大好了的……多吃点好的补补身子……”

    思君忙打圆场:“我看二妹妹也是大好了,爹不用担心。”

    林氏在一旁掩口娇笑,上扬的眼纹暴露了她的表情。

    姚济民心情不好,与药铺的账房陶伯对了一下近来的药品支出,又问了下徒弟何长顺几个老病患的情况,才稍稍霁色。

    陶伯是个老鳏夫,认得几个字,自从被姚济民治好了多年不愈的隐疾后,便一直在药铺里做账房。何长顺则是何氏从乡下带来的侄儿,没了父母,这些年一直跟着姚济民学医,转眼也快二十了。这二人算是姚济民的左右手,住在前院铺子里,平日偶尔里也和姚家一同用饭。

    吃饭时说起工作上的事,最招人烦。古人也深有同感。

    沉不住气的林氏率先打破了这沉闷的气氛:“说起来,最近真哥儿又学会一首诗呢,让他背给老爷听听?”

    思茹在一旁胡吃海喝,顺路观赏下饭桌上正在进行的晒娃环节:年仅三岁的姚思真同学果然不负众望地背完了杜甫大人的长诗——《兵车行》。这么长也记得住,真是难为三岁的小娃娃了。

    林氏十分满意,笑问:“老爷觉得怎么样?”

    小思真长得玉雪可爱,又聪明伶俐,姚济民自然是喜欢这个幼子的。不过他这人不太擅长表扬教育,只是转头问他的长子:“你近来学业如何?”

    相比起玲珑剔透的思真,思佑长得就像……一个木头墩子——全身上下散发着憨厚之气。

    思茹苦笑,这孩子大概要成炮灰了。

    思佑被严厉的父亲这么一问,吓得将嘴里饭菜囫囵一吞,然后就不幸地噎住了……

    “最近读了……嗝儿……读了《大学》。”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