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54章 初识寒
    第五十四章初识寒家(李茂初试寒家众人)

    在仆妇们都还为来到的时候, 寒正卿与李茂一起坐在书房正堂中一同喝茶,然后寒正卿细细叙述给李茂听寒家的情况:“我们寒家原先是一个非常规整的三进四合院子,第一进是外院, 主要就是会客厅, 与第二进之间有一道小门,有人把守,第二进是书房以及花园等地方,第三进是住房, 正院里面住着娘亲,我住在东厢房之中,我们的新房设在西厢之中, 暂时你先住在里面。

    后来父亲去世已久, 我们寒家客人也很少, 母亲觉得外院没能派上用场,于是将外院的客厅推平了, 挖了一个小湖,盖了凉亭和长廊, 种了鲜花, 却是收拾得规整。并且将内外院子的小门放到了二进与三进之间。若是我有客人, 就直接带到第二进里面的书房会客。

    因为母亲守寡, 所以我家的规矩严厉些,男子十五以上不得进入内院,所以除了贴身伺候我的小元,娘子在第三进里面尽可放心, 不会遇到外男,只是若是想要到书房找我,却是最好先派丫鬟出来通报,免得我有友人来冲撞了。

    同时,丫鬟虽然能路过第二进的宅子,但却是不能进入我的书房的,这点也请娘子与你带来的陪嫁丫鬟们说清楚,免得不合规矩让你为难。其他就没有什么了,一般情况下外院的事情都有袁立袁总管负责,他是跟着我父亲的老人了,也是内院管事袁娘子的夫婿,袁娘子姓赵,乃是我母亲的陪嫁丫鬟,深得母亲信任。我们家人口简单,主子只有我和娘亲,现在多了一个娘子,下人总共加起来也没有几个,娘子你记得袁娘子、袁总管和小元就可以了,其余皆可吩咐袁娘子,不知娘子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为夫可以细细解答。”

    难得寒正卿愿意答疑解惑,李茂自然也不和他客气,直接问道:“小元是否姓袁?与袁娘子袁总管可有什么关系?”

    寒正卿一顿,却是笑着说道:“却是忘记介绍了,小元姓袁,本名袁靖寒,小名元元,乃是生在正月初一所致。但是他现在长大了,都不许我们叫他圆圆了,所以大家就叫他小元,他是袁总管和袁娘子的儿子,今年十二岁,却是比你还小一岁,袁总管除了小元还有一女,换做芳儿,大名叫做袁芳,现在才七岁,与他们一同生活在外院,还未进府伺候呢。我却是想好好培养一下小元,日后也将他放出去成为良民,考个科举,也算是让袁总管和袁娘子一家日后生活有个着落。”

    李茂点了点头,袁家忠心,寒正卿这样的安排让他们一家人都有了盼头,自然会更加感激寒正卿。且转念一想,袁家两口子在寒家之中势大,一个是故去老爷的心腹,一个是老夫人的心腹,若是那天张明华真的撒手去了,寒正卿与她两人还不一定能很好地拿捏住这二人,很多时候碍于他们伺候过长辈的情面,有些话不好说,有些事不好做。

    还不若像寒正卿这样施恩于他们,双方都高高兴兴地,多好。由此,李茂对寒正卿的感官更上了一层楼,他是个聪明的人,不仅会念书,更会做人、做事。

    由于李茂日后基本上上是管不到外院的,所以袁总管带着一些家丁们磕了头认了新嫁进来的少奶奶,得了赏钱之后就走了,袁娘子却是留在了书房正堂之中,将寒家的仆妇、丫鬟们一一给李茂介绍了。

    寒家人口不多,既然主子少了,贴身伺候的奴才也就少了,但是花园很大,种的花树很多,需要很多人打理,所以最下等的负责洒扫的仆妇和小丫鬟们人数众多,签订的都是三五年的活契,待到期满便可赎身变成良民,出府嫁人或者过正常的生活,有点儿类似雇工。

    二等的丫鬟就很少了,只有夫人张明华院子里有四个,针线房里面有两个,总共六个二等的丫鬟。而一等丫鬟就更少了,只有两个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