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413章 杜荷的法子


    对朝廷,对生员们,都没有什么坏处。

    这还有什么不能答应的。

    于是大家都表示没意见。

    “支持!”

    “赞同!”

    李二便说道:“好,杜荷,那朕就答应你,现在,你该仔细说说你的法子了吧?”

    杜荷这才说道:“陛下,臣的法子很简单,就是选拔官员。”

    “分为两步!”

    “第一,从朝中文武大臣的后辈中,推举一批德才兼备的青年,分派到各地担任官员,可解决部分州县官员紧缺的问题。”

    杜荷刚说完,长孙无忌便说道:“杜荷,你这法子,有些想当然了,这些后辈,可都是文武大臣们的宝贝疙瘩,他们如何舍得自家儿子去各州县做官?”

    杜荷笑道:“所以,这选拔官员,不能叫选派到各地做官,而是叫选派到各地磨砺,磨砺时间为两年,两年之后,这些年轻官员如果考核合格,就可以无条件回到长安,而且官升一级。”

    李二眼睛一亮,“有此保证,想必就不会没人不愿意了。”

    大家也觉得杜荷的办法,十分可行,可以一下子减弱很多反对的声音。

    杜荷继续说道:“第二,便是举行科考,为了体现公平,照顾那些还没赶到京师的偏远地区的秀才们,所以,明年的春闱不能更改时间,照常进行……但是,陛下皇恩浩荡,可在一个月后举行一场科考,科考分为两部分,一是和春闱一样,设进士科、明经科,考中者为进士,入朝为官,二是一场特殊的和州县级别一样的考试,考中者为秀才,这些秀才便可以派到各地担任官员。”

    杜荷的法子,其实和后来的科举考试相比,简直是乱七八糟的,放在后代肯定行不通。

    但这个时代,科举考试刚开始萌芽,许多东西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所以,大家一听,都觉得这法子可行。

    春闱的时间不提前,但是陛下可以下令,可以单独设一场考试啊。而礼部考试能选出来的进士,非常少,根本不够用,但是秀才不一样,秀才考试可以选出一大批人啊。

    “好!好!好!”

    李二连说了三个好字,欣喜地说道:“杜荷的法子,十分可行,此事,便交给尚书省去办吧。”

    众人都急忙称颂李二圣明。

    一片祥和的气氛中,只听杜荷突兀的声音响起:“陛下,别忘了你方才答应我的请求啊,君无戏言啊。”

    李二:“……”

    “哈哈哈……”

    众人都忍不住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