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295.传统机加行业困局


    姚远就根据这些人不同的特点,开始给他们分配不同的部门。

    那些勤快但经济头脑欠缺的,他就把他们集中到一起,成立调研科,负责收集情报搞调查。

    那些头脑灵活,能跑来更多活的,他成立销售科,让他们负责销售推销和谈业务。

    大修车间的活,这些业务员们在跑企业谈业务的时候,顺便就做了。企业都有设备,都有需要大修的时候。业务员们接触的厂家多了,大修车间的活反而多起来,买卖红火,利润也比机加车间高。

    因此大修车间又增加了不少的人手,连美美那边的设备修理工作,都承担下来了。

    大修车间虽然规模没有机加车间大,但维修设备,手工劳动占比较多,用人也就相对多一些。

    三个月以后,两个车间加起来,用工达到了一千多人,再加上姚远这边成立这么多职能机构,也用了一百多号人,美美那边又补充了一百多人进去,剩下没有岗位的职工数量,就不足两千了。

    可是这不足两千人,整天没事干白拿工资,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再说他们没有活干,就只能拿最低工资,他们也不满意,天天派代表过来缠着姚远想办法。

    经过姚远的主动推动,职工们知道团结了,也知道派代表来申诉自己的需求。

    这在姚远看来,是好事情。劳动者知道组织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干部们就得有所顾忌,不敢胡作非为。

    以往的矿机,最怕的就是这个。

    上一世的时候,有分厂搞的太不像话,职工们联合起来去办公大楼讨说法,总厂领导派姚远去和职工们沟通。姚远磨破嘴皮子,软硬兼施,把工人们哄回分厂干活。

    接下来,分厂就实行了严厉的措施。不允许职工集体进更衣室,换工作服要一个一个的进去换。不允许三个以上的职工在一起说话。就是两个职工在一起,也不允许超过五分钟。轻则处分,不发工资,重则直接开除。

    这样的办法,只能用丧心病狂来形容。

    悠悠众口,宛如江河泄洪,靠如此围堵是围堵不住的。

    仅仅通过这一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来,矿机干部怕职工怕到了什么地步!

    话说回来,你干部光明磊落的话,干吗要如此惧怕职工议论呢?

    有这样干部的企业,不垮掉才是奇迹!

    (PS:"小说"首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