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65.老三届里面的另类
    刘健和他那一代人一样,经历过下乡。

    家里没有什么特殊关系,只能在农村靠着,最后一批招工回城。

    抗抗只在农村呆了半年多,就瘦的皮包骨了。那时候下乡的生活,对城里青年来说,到底艰苦到什么程度,是现在的年青人没法想象的。

    刘健所在的知青点,十二个知青,每月只有八两花生油。

    做菜的时候,都是清水加盐煮菜,菜熟了以后,再拿起油瓶子来,往大锅里滴几滴油。

    饭里没有油水,又都是年青人,很快就饿了。饿着肚子的人,是浑身没有力气的。

    这样的伙食,指望这帮年青人去战天斗地,建设新农村,这不扯淡吗?

    有一回,刘健实在靠的受不了,看见管做饭的知青,把那个油瓶子忘在灶台上了,竟然抄起油瓶子来,“咚咚咚”几口下去,把全队一月的油给倒进肚子里了。

    为这个,全队半月没人搭理他,他还拉了三天稀。肚子里总是没油水,突然进来半斤油,肚子也受不了,不拉稀才怪!

    大家都瞧不起他,没人爱搭理他,他总不能一个人活着吧?在农村,你没人互相帮衬着,是根本活不下去的。

    他就只能拉下脸来,舔着脸去讨好大家,多跟大家说好话,奉承着所有人,包括村里的那些农民。

    时间长了,大家也就不讨厌他,干啥事也带着他,但没人把他当块咸菜。

    大概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脑袋里就没有面子和脸皮这个概念了。

    为了回城,他什么下作的事都做过。如果出卖祖宗三代可以回城的话,估计他会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家祖宗从坟里刨出来,拉到大街上批斗游街。

    可他家庭条件一般,实在没啥东西给他拿去贿赂别人,别人得不到什么好处,他也就回不了城。

    一个知青点,想回城并不完全是村里说了算,首先得知青队长组织知青积极分子评议,有几个名额,谁够资格?定下来以后才上报大队,大队审批同意,这事儿就算定下来了。

    可见,这个回城过程,绝对不是后来伤痕文学里说的那般。

    就刘健这样的,谁都不待见他,他只能年年抱着希望,年年等来失望,最后和剩下的两三个和他差不多的,等到政策,被一起轰回来了。

    他们这一代,还有一个别称,叫“老三届”。而“老三届”们虽然文化知识普遍不高,最终却成为能人辈出的一代,与比起其他人来,他们吃了更多的苦,经历了太多的磨难,是有很大关系的。

    刘健没有脸皮,也极端自私,视钱如命,这大概都是知青生活养成的性格。

    他还有一个毛病,就是好吃懒做,这大概也是在知青点养成的习惯。

    知青点吃不饱,饿啊,就得想着法子弄吃的填肚子。

    那时候靠劳动当然不行了,本来就肚子里没油水,不出力气都饿,出力气更饿。

    所以,就得动脑筋。哪块地里有花生,哪块地的地瓜该熟了,哪里的棒子籽粒饱满了,怎么躲开看坡的民兵……

    这些,刘健比别人都熟,在这上面犯的错误也比别人都多。他回不了城,跟这个也脱不了干系。

    这种生活,就养成了他头脑中的观念,通过艰苦劳动获得收获的,都是傻子。不出力气,靠脑子获得收获,才是最划算的。

    进厂以后,他被分配在小件车间干电气焊。

    那时候,电气焊大多都是露天作业,冬天冻的手是麻的,夏天前胸电弧烤,后背太阳晒,真不是人干的活路!

    他很少正儿八经上班,上班也是拨一拨转一转,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