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章
经年近四十。唐老头看着家里有这么多张要吃饭的嘴,单靠着这几亩地实在是养活不了。于是就跟着村里的一个人一起去跑船。

    跑船这活就是要在全国各处四处的来回,每次都要两三个月才回家一次。可这活倒是挣的要多些,家里也能基本吃上饱饭了。不过这地就靠着吴氏一人来耕种了。家里稍微大点的孩子也要下地去帮忙。

    就在唐老头跑船的第二年夏天,唐老头的爷爷过世了,唐老头不知道跑船去了哪里,吴氏一个人料理了后事。

    唐老头回家后懊悔的不得了,他都没能见着爷爷最后一面。可是这家还是要他养活啊,他不得不在家呆了十几天以后又出去了。

    在三个月后,唐老头的奶奶也过世了,唐老头也没有赶上见老人家最后一面。唐老头这次就暗暗心里发誓,他以后一要赚钱买地,一定不要再离家这么常时间。后来他就趁着跑船的时候就自己在一处贩些小东西,然后再到另一处去卖,虽赚不了大钱,倒也能攒下几个。而且这船老大也知道唐老头家孩子多,家里穷,只要唐老头做的不显眼,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过了几年他也攒了些钱,就在村里又添了些地,安心在家种地了。

    有了地以后,孩子们也大了,都帮着家里干活,家里的情况也就渐渐好了。等最小的儿子出生的时候,家里的上头两个儿子也已经成了亲。唐老头再外面跑过几年,到底有些见识,他和吴氏就商量后就让小儿子去读了书。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唐老头家的六个儿子也是各有性格。

    唐大郎学名唐耀章,因为是家里的老大,所以很早就承担了家里的活计。除了每天伺候那十几亩地,唐老大还会在附近的沟河里放些鱼虾笼子,每天都有收获,然后拿到附近的镇上去换几个铜板添补进项,当然挑剩下的就给家里人解解馋。

    唐老大勤劳能干,但有个缺点就是话多爱吹牛,常喜欢聚在分家前家里的堂屋里和兄弟几个吹牛,把去镇上卖鱼虾时看到的一些人和事吹得天花乱坠的,好在兄弟们都知道他们大哥的为人,也都笑着听听,听过也就算了。

    唐大郎的媳妇陆氏人长得漂亮,也爱干净,父亲据说还是个从外乡来的落魄秀才,因为家乡闹灾害全家逃荒到了临江村,陆氏的母亲在逃荒房的路上因为得了疾病过世了。在村长的帮助下陆家落了户。那时候陆氏十三岁,上头还有个比她大一岁的哥哥。

    陆秀才很是信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逃荒前不但让儿子去学堂读了书,在家还教女儿读书认字,这在十里八乡都是少有的。

    落户临江村后,因为没田,就靠着陆秀才每天去附近的镇上给人写信写对联挣几个铜板,家里过的是在是紧巴巴的。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陆秀才也没让儿子出去干活,只要求他在家读书,一定要考个功名回来。而陆氏就负责家里的家务。为了给哥哥筹集去参加乡试的费用,在陆氏十五岁那年,嫁给了比她大三岁的唐老大。

    陆氏是家里的长媳,刚嫁到唐家那会,唐老头因为前些年在外面给人撑船,赚了一些钱,刚给家里置办了几亩地,家里还是过得去的。那会除了刚娶亲的唐老大,家里还有三个半大的小子,和两个奶娃子。几个男孩已经可以帮忙干活了,所以陆氏就不用下田,只要每天帮着吴氏做做家务,给家里的男人们做做饭,送送饭就好。陆氏很是过了几年舒服的日子。

    渐渐地,在唐家人的努力下,其他几个男孩子也逐渐娶亲了,两个奶娃子也逐渐长大了。而陆氏的缺点也就在这时间的变化和家里人口的增加中逐渐显露出来了。陆大哥虽然那年乡试没过,后来只在镇上当了个小掌柜,家里的日子也还是逐渐好了,陆秀才被接去和儿子儿媳一起住了。因为读过些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