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31章 人到中年
,只留了个后背给他“成了继承家业的富二代,我大概能少很多忧虑 吧。”

    他走进厨房,低头去洗抹布,厨房没开灯,水池里映着外头微弱的灯光。傅从夜洗到一半,轻轻吐了一口气停下动作。

    他撑着水池边沿,觉得自己真的不该这么说。

    是他小时候就选择跟着爸爸的,就算中途方笙白手起家,企业越来越蒸蒸日上,他也从来没后悔过。

    在他六七岁以前,他就像现在的左麦一样。

    一切症状都显示他是个自闭且智力低下的孩子。

    但其实傅从夜自己知道,他只是记忆力太好了。

    很多人以为的过目不忘的能力,但其实从表面来看,是严重拖慢智力发育的。就因为他的记忆力,所以当他小时候学认数字,字母的时候,他脑子里回忆起的不只是那个数字的读音,更是能回忆起那时候周围所有人穿的衣服,空气里的味道,家里的电视机放着的新闻——

    他能回忆起一切,而当他撇开那些记忆里过多的细节,发出这个数字的读音时,距离问题或许已经过去了几分钟了。

    而当记忆如此详实的时候,年幼的他就经常分不清回忆与现实,他显露的呆滞迟钝,往往都是因为深陷于回忆里。

    所有人都以为他是个智力发育不完全的孩子,医院一家家的误诊更让方笙对他心灰意冷。

    后来方笙甚至有时候不想回家面对他。

    其实当年方笙并不想怀孕,却被傅家老爷子逼着生孩子,她家境并不好,嫁给傅鹭之后,对这些事也没有反抗和谈判的能力。那个年代,她自己也年轻不懂事,所有人都说她早晚都要生孩子的。她自己也在犹豫,也在挣扎,也在被逼着往前走,等到怀孕的时候,再开始后悔已经不再有后悔的权力了。

    生他的时候,又给她刚刚起步的事业,给她的生活,给她的身体搅得一团糟。

    所以方笙很快就意识到,这个孩子可能是她人生走向下坡的转折点。她心里对此有怨,却又因为她自己都不曾坚定反抗而没有资格表露。

    到后来方笙和傅鹭和平离婚的时候,方笙像所有的母亲一样争取了他的抚养权。

    但傅鹭一眼就看出了她并不是真的想要孩子,傅鹭倒也很平静的接受了这一点。

    他知道方笙想要的生活是什么,她没必要再被道德绑架一回。

    可傅鹭心里也有点悲,对同一个孩子,同一段婚姻,他们俩人的态度如此截然不同。

    在傅鹭的争取下,傅从夜放在了他身边。

    方笙也没有再坚持。

    是傅鹭发现他只是记忆力太好,而不是真的智力发育障碍。

    当时各大专家顶多说傅从夜是个“雨人”,就算某些方面有天赋,但不能生活自理还是必定的。

    傅鹭那倔脾气就是不信,对专家反而一顿臭骂。

    是傅鹭买了一大堆书,查了国内外各种各样的资料。

    是傅鹭教给他如何去集中注意力,如何努力去忽略细节而专注在必须要做的事情上,不厌其烦的用卡片跟他做着专注力的训练。

    就算他后来因为残疾一蹶不振,也没忘了教他。

    是,傅从夜天生的细腻忧虑与后来家庭的变故,使他会怨恨傅鹭有时候的任性和清高自傲。

    可写作对傅鹭来说是一生的追求。

    他因为对傅从夜没有要求,没有作为家长的掌控和规划,所以也理所当然会觉得自己也应该活的像自己,不应该为了孩子牺牲太多。

    是傅鹭没有道理的倔强给他带来了生活的惶恐,也带来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