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6章 赐婚
    沈慕涟的绣楼还未如此这般热闹过。

    说是绣楼,其实就是一处僻静的小院。

    当初沈慕涟落水九死一生,朱氏觉得归根究底是因为有人趁她不备欺负了慕涟,又听信神婆的话,为防微虑远,便将二房居住的定风苑后头一处废旧的小院独辟出来,收整一番后给沈慕涟去住。

    朱氏还在定风苑后面开了个角门,沿着一条回廊就能通向小院的正门,但旁人若想去小院,就必须要经过定风苑。

    一进的小院着实不大,里面统共只有一栋二层的楼和一个小厨房。

    据说以前是个绣工精湛的老绣娘栖身在此,后来绣娘年纪实在大了,便叫儿孙接回了乡下,因此府里的人都称这里是绣楼,不过沈慕涟入住后,朱氏在院外挂了个匾额,上提“无恙居”,期许她早日病愈。

    无恙居一直都是冷清的,本身地方小,沈慕涟半路穿来又不爱受礼数拘束,所以配的人也少,一个大丫鬟木椿带着个小丫鬟夏桃贴身伺候,另有豆芽和绿芹两个丫头做些粗使的活计。

    哪知今日巳时传旨内监进了沈府,一说要沈慕涟出来接旨,先是沈老夫人即刻派了老练的祝妈妈过来给沈慕涟讲规矩礼仪,随后主持中馈的杨氏叫人送来套鎏金点翠的头面,紧接着前院又差使了丫鬟婆子连番来催,来来去去的,把养在廊下的画眉都逗得睁着黑豆眼歪了脖子在笼子里上蹿下跳。

    楼下又是一阵催,祝妈妈忙道:“这就下来。”说着替沈慕涟最后整了整钗环,即刻搀了她匆匆赶向前院。

    沈老夫人已然等的心焦,不住拿话责怪朱氏,“哪个女儿家睡到这个时辰还不起来的,都让你惯坏了!”

    这个时候也没得解释,朱氏只有不断应是,把错揽在自个身上。

    沈慕涟赶到后先找了沈老夫人认错:“祖母,孙女来迟了。”

    “你可总算过来了。”沈老夫人口气不好,但面上没显露半分,拉着沈慕涟行至前院空地上时还跟传旨的内监描补了番,“我这五丫头昨日受凉,喝了安神的药,有些起不来,劳烦公公久等。”

    传旨内监白面无须,瞧着大约三十来岁的年纪,闻言道:“无妨,既然人齐了,那便宣旨罢。”

    沈老爷早朝未归,此刻沈府地位最高的便是沈老夫人,沈老夫人拉着沈慕涟跪在第一排正中间,后面嫡长子沈复安和嫡次子沈复宁领着沈家下一辈几个在府里的男孩跪在第二排,再之后就是女眷。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信忠侯世子戚恒,淑质英才,脱颖囊锥,卓荦超伦,使贤任能,因任授官,授正五品骁骑校尉,戍卫京师,念及弱冠尚无妻室,兹有沈氏女行五,工部侍郎之后,鹄峙鸾停,识礼知书,玉洁松贞,德容兼备,待字闺阁,今下旨赐婚,沈氏授三品诰命夫人,礼部册封,望二人鸿案相庄,松萝共倚,不负皇恩浩荡,钦此。”

    沈慕涟一字一字听着圣旨,听到开头即提到戚恒,心下便明白,这是来赐婚了,虽然先前听说要她来领圣旨的时候便有所猜测,此时亲耳听闻,还是有一瞬的茫然。

    她前世活到二十,病逝在医院的手术台上,不知何故,没有投胎亦没有变成孤魂野鬼,反倒魂穿此地,在沈家五小姐淹死在池塘之际,借尸还魂成为沈慕涟。

    这是一个对女子极为苛待的时代,要守三从四德,要受七出之限,这十年来,她仗着朱氏的溺爱不肯早嫁,不愿出楼,忧的就是她的婚事不能自主。

    如今圣旨一下,木已成舟,茫然过后,倒有了种尘埃落定的踏实感。

    自此不需忧心祖母会在她不知晓的情况下定了人家;自此不用再胡乱瞎猜哪个男子的名字日后会冠在她名上。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