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50章 新的病人
的。

    苏妈新办起来的制药厂规模不大,但是员工福利却很不错,工资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工厂工资相当,现有的一些工人回去之后说起待遇引来的都是羡慕之声。

    原本还在可惜工厂已经不招工了,没想到没过多久就又开始扩招了

    常年外出打工的人就有不少心动了。

    既能赚到差不多的钱,又能离家近一点,随时可以回家看看,何乐而不为呢

    苏妈面对一个个求上门的人也相当的镇定。

    她早就定好了,到时候统一对招工者的各方面能力进行考核,大家一视同仁,做得好的就进厂里工作,不好的就回去另找工作,就那么简单

    女厂长当了一段时间,苏妈越发的雷厉风行,看到闺女回来了也没时间多说几句话,吃了顿饭就被几个电话喊走了。还连带的拉走了苏爸。

    只留下“孤苦无依”的苏夏面对着一桌子的饭菜吃撑了。

    看爸妈忙的乐在其中,苏夏也就没有打搅他们的乐趣,找了个招呼之后就回村里去了。

    这会儿新房子也通风了一段时间,正好可以搬回去住了。

    开诊所需要的一系列资料文件还有必备的设备什么的,在知道苏夏有这个打算之后,陆晏清表示自己全包了也算是对于苏夏“救命之恩”的一次小小的回报。

    只不过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苏夏的从业时间不够。

    满打满算,她拿到执业医师资格证也就没几个月的功夫。

    但是开诊所,需要有一位从业五年以上的大夫坐镇。

    所以除了苏夏自己,最好能请一位医生一位护士,这个诊所才能开起来。

    对于这个,苏夏也有一些想法了。

    她准备找桃溪村的杨大夫来她的诊所坐镇

    医术什么的先不谈,杨大夫的从业时间绝对是到了的。

    而且杨大夫是医生,他老婆是护士。到时候夫妻俩一起请了,苏夏的诊所人员配备也就够了。

    之所以会想到聘请这位桃溪村原来是唯一的村医,是苏夏知道,原本村里的诊所就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杨大夫他们这个诊所,也只是赚点常用药品的钱罢了

    原本找杨大夫看病的人都是身上一些病痛忍不下去了的。这种重病的杨大夫治不了都是推荐他们去医院,也就没收钱。

    自从苏夏回村里帮村民们诊脉看病开始,杨大夫的生意就越来越差了,原本看病的一些收入也少了,顶多也就卖出一些常用的感冒药创可贴膏药之类的。

    等到苏夏正式开诊所,肯定也会有卖一些常用的药品,估计他这个诊所就要被挤的关门了。

    即使这样,夫妻俩也从来没有对苏夏有什么愤恨之情。

    杨大夫年纪其实挺大了,儿子也在市区工作,已经结婚生子。把村里的诊所继续开下去,只不过是想要找个事情做罢了。

    而且杨大夫也对自己的医术心知肚明。

    因此在苏夏过来,表示自己想要开医馆,但是从业时间不够,想要雇佣杨大夫夫妻俩的时候,杨大夫居然想都没想,一口答应了。

    这速度快的,苏夏都愣住了。

    杨大娘笑着帮着解释,“我家老头子,其实早就想要看看夏夏你是怎么诊断病人,好学到一些东西了”

    杨大夫一只手挠着头发,笑的一脸不好意思。

    他年轻的时候跟着自己的父亲学的中医。村诊所算起来还是他父亲这一代留下来的。

    当初并不喜欢枯燥的中医,父亲教他他也并没有认真学,只学了一点皮毛。一心想的都是到

-->>(第2/6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