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三十九章:三看(3)
,一桩桩,宋伯明娓娓道来,仿佛自己也回到了那个年轻的岁月,回头一看,还能看到并肩而立,与权臣斗争的好友们……

    “后来,你爹爹进京,先为大理司直,后为起居郎,最后官居谏议大夫,却因为劝谏陛下不要重用宦官,于天业十三年被贬,先贬亳州,后改沧州……”

    周灵修没有答话,脸上一阵阵苍白,眼泪像断了线的滚珠一样纷纷落下,种种现象表明认同宋伯明说的话。

    “我就是你父亲的好友——当年,我们一同在灌亭等九县治理灾害,一同上京鸣冤击鼓,一同劝谏陛下,也都被推上法场过,也在含元殿前挨过板子……我和你父之前交情深厚,进京之后,便为了避嫌,不在多联系,你父到了沧州,才敢写信来往,这已经过去几年了,他没有给我来信,我给他写信,也从未受过回信,却不料……”

    周灵修流泪道“我父临终前曾说有过一个好友,他生性孤僻,朋友很少,只这一个好友最好……让我日后去投奔,但他未说完,就咽气了……”

    宋伯明抱住周灵修,又仔仔细细的看了看这个年轻人,越看越像是老朋友,似曾相识,想起与周志云的往事,心中戚戚。

    万夫人在旁边看得呆了,邦光也暗暗称奇——这世上的事情真是妙不可言。

    前来围观的婆子仆妇们也举起袖子,擦拭眼泪,躲在众人身后的程鸾也不断叹气,上了绣楼,与小姐和光说起此事。

    和光一听到周灵修这个名字,身子便一激灵,不肯抬头望着程鸾,听程鸾说完整个过程,也感叹这缘分很奇妙。

    “他这么多年,也真是苦啊。”和光叹道,因为妹妹清光不在,她可以大胆的感叹一番,不然,妹妹又要多说话了。

    程鸾叹道“那周郎虽然命苦,但品德心性很好,没有改变,有的人啊早就堕落了,或是一蹶不振了,可周郎却不这样,他依然坚强乐观呢——我还听说他还考了解元呢,这么多年来,一直勤奋,努力赚钱,还想要考进士,到得朝廷,与朝廷讲明爹爹的忠心。”

    如此命苦,却如此有目标,和光很是佩服,不禁说道“他真是个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