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85章谈判的艺术
30岁的女性为主,这不是跟她的粉丝群大范围的重合了?”

    好的谈判者永远不会说“这是为了我好”,而是假装“这都是为了你好”。

    “她每一条推文的浏览次数都在两百万以上,如果你不知道的话,托尼·斯塔克和布鲁斯·韦恩都转发过她的推文,他们三人的粉丝总数量超过了一千万——”

    这回惊讶的倒是变了莱蒂,她立即看向马丁——我怎么不知道你连托尼和布鲁斯他们都抛出来作筹码了??

    马丁给了她一个稍安无噪的眼神,继续道“以我所知,想在bbc电视台买一个能够让一千万人看见的广告时段最少需要一百二十万美元——但她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做到。”

    其实一千万这个数字马丁是有点夸大了,托尼和布鲁斯的确有转发过莱蒂的推文,但这个情况比较少见,一千万的阅读量基本是不可能的。

    他站在蒂娜的角度出发,一名市场策划者的终极目的就是提高产品的销量,而投入的资金当然是越少越好,能帮他们省钱是个很大的诱惑。

    果然,蒂娜已经陷入了沉思,没有想刚才那样立即反驳他们——这个明显的停顿反映出,她犹豫了。

    这正是乘胜追击的好时机,马丁在桌子下用脚轻轻的踢了莱蒂一下,莱蒂二话不说就扬起微笑“15,是我们的底线,希望你能够认真考虑。因为我还有别的工作,今天就先告辞了,期待听见你的好消息。”

    说完,莱蒂和马丁就装作要起身离开。

    ——以退为进,表现出不在意和不着急,无形令自己站于主导的位置。

    “等等。”蒂娜开口了。

    莱蒂和马丁不着痕迹的对视一眼,从对方的眼睛里读出同一个讯息有戏了。

    蒂娜深呼吸一口气,背部靠上椅子,“15可以,但这是有条件的——我不只需要你以图片方式在推特宣传,我还需要你拍试用短片,以及……”

    她作出了让步,当他们真的要走而对方又有话要说时,这就是最好的谈判进攻时机——马丁怎能放过这个机会?

    “那么,我也有一个要求。”他用双手撑在桌子上,将自己的身体体积增大,给蒂娜造成压迫感,“她的名字必须放于美宝莲之前。”

    蒂娜瞇了瞇眼睛。

    ——把莱蒂的名字放在前面,那么联名款就叫“letitia x aybelle”而不是“aybelle x letitia ”了。

    这看似是一个无关痛痒的要求——名字的前后不会影响利润,然而背后的意义可大了。

    就跟电影片头和片尾出现的演员名单一样,谁的名字放最前其实是一个地位的象征,当别人看见“letitia x aybelle”时潜意识就会觉得是莱蒂于处于强势,美宝莲处于弱势,他们请莱蒂来合作,而莱蒂的咖位比美宝莲高。

    马丁以商业式的微笑面对她“不然,看来我们合作无缘了。”

    这是最后的攻势——抛出最后一击,答应就合作愉快,不答应就拉倒。

    既然是最后一击,只能在谈判进行到九成的时候才能用,目的是以最快的方式结束这场谈判。

    从他们进门起已经过去了十五分钟,关键就在这最后的五分钟里。

    到这一刻,他们已抛出自己的所有条件15的分成和莱蒂的名字置于美宝莲的前方,情况看似对他们有利,然而马丁还是很谨慎的没有把分成再推向20。

    由原先的10变成20就是翻倍,他们未必能接受这个跳跃,因此取一个中位数,马丁猜测15就是他们的底线了,再得寸进尺可能就变成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