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31章 不一样的六七十年代(03)
着上面的高声大喊,“和娃子,明天去县城,你去不去?”

    “去,几点起?”去县城和去公社一样的距离,三地之间是个扇形,平时沈清和难得出去一次。距离远,没有骡车不是很方便。

    “四点起就行。”支书最近很是相信沈清和,进城也喜欢邀约他一起去。

    “好嘞。”沈清和包着一个西瓜换成草鞋,走到下面,“支书叔,给。”

    支书是认识西瓜的,在县城见过,惊讶的很,“和娃子哪来的?”

    “种的,菜园子的沟垄空地种了一点,尝尝味道。”

    “行,如果味道不错,明天你摘几个带去收购站买些换点钱。”

    “听您的。”憨憨的笑两声,不是很在意,目前,他对于赚钱的愿望不是很强烈。

    赚了钱也没有地方花,先看看吧,一个陌生的时代,必须小心又小心。

    孙支书被硕大几十斤的西瓜压的老脸通红,也不舍得扔掉,一路吭哧吭哧的抱回家。

    下雨,路上没有遇到一个人,要不他累死累活抱的西瓜,估计要分出去不少。

    远远看到大儿子孙满囤,孙支书扯着嗓子大声叫喊,“满囤,过来帮忙。”

    对大儿子很不满,一点眼力见也没有。

    从上面跑下来的孙满囤,瞅见大抱着的西瓜,瞪大眼睛看着,手上的动作也不慢,抱住西瓜快速的朝上面走去,没办法,太沉,恐怕有三十多斤重,“大,哪来的,沉。”

    “和娃子种的。”孙支书望着远处贫瘠的山梁,眼神闪闪,似乎有了新的想法。

    范围广,他们累死累活也有开不完的荒,明年地里可以正常种粮食,还可以开一些荒地出来,种些西瓜,经济作物没说不准种,只是人的精力有限,忙不过来。

    但是西瓜籽留着,可以试试,即使收成不好,也没啥,至少给生产队的孩子们多了一种零食。如果能种好,收购站一定会收的,城里人夏天肯定喜欢吃。

    孙支书把种西瓜放在心上,明天在路上好好问问和娃子,种西瓜有没有什么诀窍。

    孙家的老少都围着偌大的西瓜瞧,孙支书的大(爹),也瞧了一会儿,不过他没有说什么。

    直到孙支书说,“孩他娘,切下来一半,家里都尝尝味道。”

    家里的孩子们的都跟着进进去去,眼珠子不错一下的盯着西瓜。

    第二天四点,沈清和在村口,等着孙支书。四点过点,孙支书赶在骡车来到村口,“和小子,上车。”

    “支书叔,早啊。”

    沈清和背着一个当下流行的军用斜挎包,他的是个旧的,里面背着午餐和早餐,自己贴的粗粮菜饼,递给孙支书一个,“支书叔吃一个先垫吧垫吧。”

    “好。”不客气的接过饼子吃起来,以后还人情的机会多的是。去年,和娃子刚来的时候,在他家也吃过几天饭。

    天刚蒙蒙亮,天空下起细雨,孙支书想起西瓜的事情,问道,“和娃子,你种的西瓜味道真好,香甜爽口,收购站一定会收。你说明年咱生产队也种些赚点快钱怎么样?”

    没有想到孙支书的脑袋这么活络,沈清和还有点不敢相信,但是他没有诧异多久,笑道,“只要政策允许,挺好的。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在满山遍野的荒坡上种上苹果树,还有树木,咱们这边土质疏松,遇到暴雨,可能会山体滑坡,有些地方还是很危险的。用些树木固土,还可以用树木遮挡风沙。

    咱们这,一年四季都是大风刮着黄沙,有成片的树林,说不定以后荒原边绿洲。”

    “变绿洲不敢想,农闲时,确实可以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