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01章 万吨巨轮
    李云崖在体制架构上面,进一步削弱皇权,提高相权,使皇权和相权相互制约,又将军政分离,监察行政分离,进行君主立宪,从传统的外儒内法走向外法内儒,百家齐放。

    他的另一项改革措施,是对行政体制进行大改,中华文明原来的中心是在关中地区,从周朝开始,一直到秦、汉、隋、唐等,全国人口密度最大,最繁荣发达的地方就是关中,但是发展到后来,河北地区、黄淮地区、江南地区相继发展起来,汉末十八路诸侯讨董,就是关东诸侯跟关中诸侯的决战,后来隋末混战,李家得天下也是一样。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关中地区逐渐没落,历朝历代开始不再把长安列为定都首选,宋朝就定都开封,明朝先定南京,后迁都北京,中华文明整体东移,西北的关中地区就逐渐没落下来,异族入侵,外国骚扰,西北始终不得安宁,至于古时候的丝绸之路,更是断绝久矣。

    李云崖将明朝原来的三司衙门废除,全国设省,省下设府,府下设县,县下设乡,最低的官员为乡长,乡下设村,在不违反国家法律的情况下,允许各村自制。

    首先将北直隶改为河北省,南直隶改为江苏省,把安徽省抠出来,跟江西省相对立,湖广拆分为湖南、湖北,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天下有变,南方不能连成一片搞独立对抗北方,形成割据政权,北方要打到南方,一条路先取襄阳,然后沿江而下,一条路直接从合肥濡须口渡江,过去历朝历代都在这两条路上损失惨重,现在大明地盘更大了,要兼顾到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对南方的约束就更显得精力不够了,所以一定要防微杜渐,提前做好准备。

    再就是蜀地,由于四川盆地周围都是大山,关起门来,外面人很难打的进去,一旦天下右边,四川盆地里面都是最先跳起来独立的,每个朝代都是一样,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当初蒙元时代将汉中划分到陕西省,打开了四川盆地的北大门,李云崖跟朱由检商议之后,决定再进一步,将川渝分家,从四川跟湖广各抠出一块来,再设立一个单独的省,叫做巴渝省,将四川盆地的西大门也打开,再继续沿用古制,利用云南跟贵州对四川外围进行瓜分限制。

    作为中央决策者,最重要的就是杜绝各地方的割据,避免形成干弱枝强的局面,唐代藩镇割据引得五十余年分裂战乱的惨痛教训,绝不能再发生,俗话说“家大业大,容易散架”,现在地盘比过去多了一倍,人口更多而且复杂,每一个政策都会影响到数以百万的人,所以必须精打细算。

    除了行政上的划分之外,就是通过公路、铁路、水运,邮政、电话等措施进行全国串联,南北向,东西向各修两条主干铁路,再修整拓宽京杭大运河,这回要求用公路连接各乡,李云崖还令各部会进行成片串联,如举行全国性的体育、诗词、歌舞、手艺、服装、园林等各种赛事,或由国家举办,或由民间举办,竭尽所能增加人员流动和交流。

    李云崖在内部会议上做出的规划是,将来把东南亚各国拿下来之后,作为农业区,到时候中国将不会再缺粮食,中原地带作为工业区,蒙古高原是牧野区,西伯利亚是矿业区,这是南北分的,东西来分,东部是商业区,西部也是工业区,他让朱由检派使者出使中亚诸国,一直到奥斯曼帝国和意大利地区,建立外交关系,重开商路,西北一定不能空虚,一旦人口全部流向东方,会造成这样那样的问题,到时候整个西北地区甚至都可能被分裂独立,甚至是由别国吞并。

    在民生方面,继续在全国范围内修建学校,要求每个乡都要有至少一个小学,县里建中学,府里建至少有一个学院的大学,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抛掉四书五经学习新学,免除学杂费和书本费,另外还有一顿午餐补助。还要建体育场、图书馆等,要求每个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