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072章 始电报
    两人先去参观了橡胶厂,规模不大,但已经在运营,工人们穿着整齐画一的蓝色工作服在厂房里面炼胶,这家橡胶厂也是他封缘旗下的买卖,李云崖在建厂之初来过一次,这回是第二次来,总体看上去还算满意。

    从橡胶厂出来,两人又去了邮政局,今年年初在天津邮政局下面新成立了电报处。

    李云崖把电磁学带到了大明朝,徐光启名下专门开辟出电磁学院进行深入的研究,从电源、电压、电流、电阻这几样最基础的,逐渐向电容、变压器、电位器、电感器、半导体等钻研。

    最开始的电能使用,仅限于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为电能,然后再通过电动机把电能转变成机械能,带动各种纺织机、抽水机、搅拌机、碾磨机等机械进行工作。

    后来李云崖想起了电报,去跟徐光启说,他并不知道电报的原理,只知道通过响声的长短来确定一串数字,然后通过数字找到对应的汉字。

    徐光启听说之后,说了句“此事简单”就交给手下的两名助手去做了,那两名助手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达到了李云崖的要求。说起来很简单,就是用电磁铁加一个铁铃,发布方按下开关,电磁铁通电,吸动铁锤敲打铁铃,发出声音,发布方松手,电磁消失,铁锤抬起,如此反复通过敲打间隔长短以及次数确定数字,再通过密码本将数字还原成汉字。

    事实上,这种最简易原始的发报机,只用了那两名助手一天时间就完成了,剩下的是编译密码本,他们用崇祯六年教育部刊印的崇祯字典,将汉字按照金木水火土分成五类,每五个数字代表一个汉字,总共可以准确描述接近六万个汉字,足够使用了。

    李云崖造铁路火车轮船,解决了部分交通问题,这回电报的发明用来解决通讯问题,他奖励了那两名住手每人一千枚银元,并将两人升等,搞得两人受宠若惊,事实上他们并不是十分甘愿来搞这种电报,对于他们来说,这东西太简单,做成了也没有成就感,他们之所以如此卖力,是想要尽快做完好回到徐光启那一组去继续研究“千里传音”。

    徐光启对于李云崖拿出来的各种神奇的物品,最开始以为是仙术,只有崇拜和惊叹,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了解其原理功能,转变为致力于破解仿制。

    他立项把两只对讲机拆开研究,想要弄清楚他们是如何相互呼应,隔空通话的,李云崖给他讲了其中的原理,徐光启于是将其分解成两部分,单独立项,一部分是无线电,一部分是声电转化,无线电研究了很久没什么进展,声电转化却逐渐有了眉目。

    通过李云崖口述,再经过实践证明,先确定了声音是由于震动产生的,通过人说话,带动线圈在磁场里震动产生不断变化的电流,就将声信号转为了电信号,传输到另一边,反过来靠电流的不同变化,使线圈在磁场里震动,从而发出声音,这就是麦克风跟扬声器的基本原理。

    现在没有攻克的主要难关有两处,一处是人说话震动线圈,在磁场里挪动产生的电流太微弱,如何放大是一个很棘手的难题,第二处是扬声器这一端,线圈接收了电信号在磁场里震动的时候如何发出声音,这也是相当的艰难,一旦将这两个难题攻克,他们将制作出可以媲美仙术的千里传音,虽然还需要电线无法隔空讲话,但也将名垂青史,百世流芳!

    因为这个缘故,不管是徐光启还是那两个助手,都对李云崖说的电报兴趣缺缺,只想赶快做完赶快拉倒,好继续回去研究千里传音。

    李云崖对于电报却极为上心,他并不指望中研院能够这么快就搞出电话来,有电报就不错了,这年头传信主要手段,一为飞鸽传书,二为快马加急,速度都太有限,而且风险很高,譬如信鸽,动不动就让老鹰、鹞子给捉去了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