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12章 鄄城
    他将戏志才的病症说给华佗听。华佗一听他的描述,就知道这是一个很罕见也很难治的脏器之病。

    “正巧,我在庐江行医数月,正准备离开往北地去。你这位朋友病情不可再拖,我先随你一道去看看。”

    崔颂千言万谢,欲请华佗入府招待,被婉拒;遂恳请华佗稍待两天,自己顷刻回家与崔父说了此事。

    意外的,崔父这回没有阻拦他,但要求他带一支20人的部曲出门。

    甘姬的事,崔颂已告诉崔父知晓。崔父第一次在他面前展现出雷霆手段,同时不忘教育了他一通。

    来庐江这么久,崔颂还未见过崔母。他提过一两次,被崔父拒了,附赠一个“你可真是勇气可嘉”的眼神。根据他暗中收集的消息,崔母与崔父离居多年,对他这个“儿子”感情寥寥,哪怕同在一个郡内,也甚少有见面的时候。

    如今崔颂要离开,下次回来还不知道要等什么时候。他只略迟疑了几息,便决定临走前与崔母道个别。

    崔母住在临县的周府,崔颂派人递上拜帖,当天下午便去了周府。

    见到崔母,崔颂有一瞬的恍惚。

    崔父与他生父并不相似,可崔母,竟与他生母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

    若非他的母亲从未有过如此寡淡的神情,他险些将眼前这位美妇错认。

    崔母听他说完来意,冷淡地应了一声,让侍女从后堂取出一个包裹,便起身抚平裙上的褶皱……送客。

    崔颂不解地离开周府,回家拆了包裹,发现里面是两套崭新的单衣,一小袋金子,还有一封帛书。

    展开帛书,上面只有短短的七个字:

    “往之。予之。勿告之。”

    三个之,是三个意思完全不同的代词。

    崔颂来回念了两遍,才弄懂这句话的意思——

    去那个地方。东西给你。不要告诉你爹。

    不由的,他长叹了口气。

    在古代做阅读理解太难了。在古代做夹心子女太难了。

    在弄清楚崔母与崔父的相处模式之前,崔颂选择静观其变,依照帛书上的要求,没把这事告诉崔父。

    他知道这事其实瞒不过崔父,但他乐得装聋作哑,毫无心理负担地睡了一个长觉,养足精神,与华佗共同上路。

    回到荆州,却是扑了个空。

    荀攸与戏志才已然离开。

    &nbsp-->>;告诉他这件事的是貂蝉。荀攸与戏志才离开的时间正好是三日前。

    崔颂不由觉得遗憾失落,同时升起一分疑惑:以荀攸与戏志才的行事,若要离开荆州,理应会和写一封信和他说明才对。

    貂蝉见他神色微疑,惊讶道:“还以为公子是收到急信这才匆匆赶回……公子此番模样,怎似不知?”

    两相核对,原来荀攸与戏志才预备去鄄城,早早就写信给崔颂说明情况,却没想到中途出了岔子,走丢了信,没有送到崔颂手里。

    因为情况紧急,二人等不得回信,便整顿一番,一同离开荆州。

    “志才重疾未愈,去鄄城做什么?”

    “荀门郎接到族叔急信,欲往北地。先生坚持要与荀门郎一同前去,我等劝说不得。”

    荀攸的族叔?莫非,是荀彧?

    站在一旁的华佗见崔颂的情绪起伏不定,朗声笑道:“无妨,我本就要往北走,你我马上动身,去往鄄城便是。”

    崔颂郑重道谢。貂蝉得知华佗是崔颂请来为戏志才医治的名医,声名在外,忙款款下拜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