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诱劝吕布
    吕布道:“布近日深感不安。要问其中缘由,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他又长叹了口气,“思来想去,身边之人多憨实之辈,竟找不到可倾诉的,只好冒昧请二位前来,望勿见怪。”

    一番客套话后,吕布进入正题:“布犹记得……崔士子你第一次上门登访时,开口便对布说了一句:‘将军可知,自己已是大祸临头了?’不知崔士子是否还记得。”

    崔颂当然记得。

    当时他准备伺机策反吕布,自是先声夺人,一见面就丢了颗重磅炸弹,吸引吕布的心神。哪知被董卓的人先下手为强,不仅引出吕布的戒心,还躲在暗处窥视。

    幸而崔颂及时发现了不对,口风一转,给董卓丢了无数个马屁,溜之大吉。

    上回他与郭嘉提雉拜访的时候,吕布丝毫没有提及此事,崔颂还以为吕布已经忘了,没想到竟在这里等着。

    再一寻思吕布今日请他们来喝酒的举措,崔颂心中有数,学着吕布方才叹气的模样,怅然道:“记得。”

    吕布忙问:“崔士子那一日何出此言?”

    崔颂并袖道:“在此还要先向将军道罪。”

    “此话怎讲?”

    “那日,颂本秉着警示将军之意登门,未料到竟在将军府中发现太师的眼线。颂担心因为自己的唐突而连累将军,便放弃了原先的打算,匆匆道别。”

    吕布也想起那一日崔颂拜访时,董卓器重的谋士戏焕就躲在屏风后,紧皱的剑眉松了几许:

    “这不怪你。不过,你那时候竟能发现异状,也算本事不小。”

    “将军谬赞。”

    “那一日,你到底想向我警示什么?”

    崔颂做出一副犹豫状,然后,在吕布执意的凝视中,取出一份帛书:“还请将军过目。”

    吕布拿过帛书一看,神色大变。

    “你怎会有这东西?!”

    “实不相瞒。我在进城的时候,曾与胡轸将军的族弟——胡辅校尉有过争执。后听人说起这胡校尉报复心甚强,因为心内不安,我便对胡府的情况多关注了几分,没想到竟发现了这份书信。”

    吕布沉着脸不语。

    “一发现这东西,我便急着来寻将军,怎料……”

    吕布摆手:“不用多说了,多亏你警觉,不然……”

    不然,若让董卓的人发现这封帛书,不光是胡轸和李儒,他吕布与送上帛书的崔颂全都讨不了好。

    原来,这份帛书乃是胡辅所写,收信人是胡轸,上面不但记载了他贿赂李儒的事,还写了董卓不为人道的阴私与恶癖。

    一想到胡轸就是用这恶癖讨好董卓,得到董卓的纵容,吕布就恶心得想吐。

    再加上上面记载的贿赂一事,吕布还有什么不懂的?

    他早就发现李儒总是有意无意地帮胡轸打掩护,之前在董卓面前直言质问,李儒还说自己是为了董卓的大业,并不存在私心。今日李儒来府上和他请罪,说自己“受人蒙蔽”,对他吕布多有得罪……现下看来,这李儒哪里是受人蒙蔽,分明就是得了胡轸的好处,与他沆瀣一气,联合起来给他下绊子!

    现在好了,不知怎的李儒和胡轸、董卓闹掰了,就来讨好他吕布,企图用花言巧语迷惑他,当他吕布是傻子不成?

    吕布气恼不已,又想到自己之前差点真的被李儒忽悠,与他共谋大业,更是愤懑不平。

    心绪起伏之下,吕布不由对崔、郭二人更生了几分亲近。

    在他看来,崔颂将这件事

    透露给他知晓,对崔颂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