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33章 同塌而眠
    【上】

    刚把剑横出去, 崔颂就意识到了不对。

    尤其是当那人抬起眼, 露出一双令人过目难忘的黑眸, 直勾勾地盯着他的时候。

    “我二人好歹也算有一夜的交情,崔弟这么快就忘记我了?”

    听到熟悉的声音, 崔颂连忙把剑放下, 将门外淋得透湿的某人拉进屋。

    “雨下的这般大,郭兄冒雨前来……可是有什么急事?”

    郭嘉捋去发上的水珠, 淡声道:“嘉为避雨而来。”

    崔颂:……

    大哥, 你大晚上放着自己那间遮风挡雨的屋子不待, 出来淋个透心凉, 再到我的房间避雨?

    察觉到崔颂有些微妙的表情,郭嘉略一思索便明白过来, 解释道:“嘉的那间屋处处漏水, 无一处立锥之地。故不得已,只得来打扰崔弟。”

    崔颂了然,他这边虽然也是豆腐渣工程, 但是好歹屋子大,姑且能找到一两个干燥的地方。

    再看自己好几处漏水的房间,崔颂挑好位置,把湿了一角的木塌和草筵拖了过去。

    他又从白首领让人准备的衣笥中取出一件干净的长衫, 连着擦水用的布一同递给郭嘉。

    待郭嘉擦干头发,粗略地梳洗了一遍,换上干爽的衣服,屋外的雨仍然没有减小的趋势, 哗哗然若倾盆而下,又似永无歇止的瀑布,用规律的水声,弹奏引人入眠的夜曲。

    崔颂撑着难以抵抗的睡意,试图找一样东西来凝聚他的集中力,以免真的睡着。

    他先是观察屋顶上的破洞,然后发现此举和数绵羊没什么区别,只会更加让他昏昏欲睡。于是他果断转移目标,打起精神把视线往下转。

    房里的东西就那么几样。死物缺乏吸引力,那就看活人。

    忙着与雨水奋斗的郭嘉,就这么从上到下地被崔颂剖析了一遍。

    老实说,刚打开门的第一眼,崔颂还真没认出对方来。

    不管是最初的偶遇,还是后来举盏共饮的时候,他的面上都蒙着一层草灰,令崔颂一直未曾看清真容。以至于乍见光洁清爽的面孔,崔颂直接排除了郭嘉的选项,当成陌生人来防备。

    大约是有点“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味,崔颂打量着神态自若的郭嘉,心中颇觉新奇。

    不同于荀彧皎皎如玉,整个人好似在发光的俊美;亦不同于毓秀内敛,俊隽但毫无侵略性的荀攸;与伟美威严、正气凛然的崔琰,高大英朗、轻狂张扬的祢衡相比,更是毫无相似之处。

    郭嘉的外表,乍见之下并无想象中的惊艳,但若是细瞧,一眉一眼,都似月光杯中的清酒。抿一口清淡入喉,再饮一口则烈劲烧心,回味难忘。

    也是因为见多了古代的名士,崔颂才知道——原来“气场”这种东西,是真的存在的。

    如果说荀彧是浸在水中,触手温热的暖玉;荀攸是外温内炙,将所有的热度小心锁好的玉炉;崔琰是未曾开锋,坚硬挺拔的箭竹;祢衡是锋芒毕露,连剑鞘都给劈断的利刃。

    那么郭嘉,就好似烟芜之地中的冰潭,冰潭中的烈焰。初见时云烟茫茫,容易让人辨不清方向;待到穿越烟霭,见到那极淡极浅、无尽幽深的潭水,又叫人忍不住想要探寻;可当你跃入潭中,方惊觉那水冰冷刺骨,直拒人于千里;直至最后,若有幸为他接纳,带入水下的地域,便会在尽头找到安静灼烧的炽火,予你一片光明。

    崔颂不知道这样的评价是否准确,不过是根据自己与他们相处时的感觉,勉强做出的比喻。

    或许是崔颂看得久了,又或许是他

-->>(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