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番外三:
    少将军周叔辩者,京城人士。其祖周国公,其父忠国公,其姑母入宫为后,生太子道成。年六岁,为太子伴读。不善诗文,善骑射,至情至性,大智若愚……是岁也,少将军十四,随太子出征北疆,六年之间,战蛮族,平边患,意气风发,英雄气概。归京,受封少将军。

    ——《启书周叔辩列传》

    知名历史学者顾祈年,在带队挖掘并修复了大启王城遗址的同时,由于地下古城没有信号,闲来无事,最喜欢打发时间的活动,就是看这位叫周少将军的手记。

    周少将军周叔辩实在是个妙人,之前冷冰冰的历史古籍对他的记载,远不及如今才出土的手记这般生动活泼。正巧顾祈年在娱乐圈开公司当老总的好基友路南天,最近想投资开发一部历史大i,请顾祈年当顾问,他就对路南天推荐了这位周少将军。

    由于一些特殊的历史原因,大启的大部分古籍资料早已在战火中丢失,遗迹没有开发之前,现代对大启的了解不能说是一片空白的断层吧,但至少是在很多人心梦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的。

    也就让大众生生错过了这么一个宝藏时代。

    这里面实在是有太多的说道了。

    顾祈年埋头开始为好友整理资料,进行文言文的翻译,点灯熬油伏案工作数日,仍精神奕奕,时不时还会因为手记上的周言周语而笑出声来。就好像隔着沧桑的历史黄卷,结识了一位有意思的新朋友,对他娓娓道来了他的故事。

    然后,路南天就带着他的团队,不远万里来到了这个鸟不拉屎的荒凉之地。团队利用最新的全息技术,把顾祈年翻译里的少将军真正变“活”了。

    他穿着一身银色甲胄,手里抱着红羽头盔,英武又气派。

    变成了他好像真的面对着面与他们对话。

    周少将军的手记开始于他十三岁那年。

    那是格外燥热的一年,还没进入夏季,已经热的人快要受不了,甚至不能在路上随便跌倒,生怕直接成为铁板烤肉。

    “人啊,这一热,就容易冲动”‘周叔辩’抬手,耸肩,“如果是本身就容易冲动的,那完了,肯定会变本加厉的折腾人。好比我的表哥,太子殿下。他有天突发奇想,就开始要求所有太子伴读每天都必须写一份生活手记。”

    周少年听闻这个噩耗,整个人都要不好了。

    “但是没辙啊,谁让他太子,我是伴读呢?他说什么,就得做什么,这就是这篇手记的由来。”

    古人写手记,一般都爱写个序,简单介绍一下他为什么要写这个手记,总会有个意境深远的由来,反正肯定不会说自己是一拍脑门子就瞎胡闹的决定了。

    这些由来是真是假不好说,但肯定只有周少将军会这么诚实,在一个显然是会被检查的手记里,直言是被当朝太子逼的。

    顾祈年抬手,在这里停顿了一下,对跟来取材的团队编剧道:“对于这里一个伴读都可以在手记里直言太子之事,我和导师的团队目前有两个大概的推测方向,一、大启就是这么一个民风彪悍,直言纳谏的朝代,这么说并不算是妄议太子;二、周少将军这个太子表弟,与太子关系极佳,像兄弟更过于像君臣,周叔辩自持不会如何,才敢这么写。”

    “或者是两者兼备,大启开明,太子大度。”

    当然,还有最后一种可能,那就是周叔辩是真的傻,让写手记,就真的敢什么大实话都往里面扯。

    投影在所有人眼前的全息少将军,再一次开始了他的吐槽之旅:“所有人都知道,我根本就不爱学习,也不爱写字,每天为了完成文华堂里师傅们布置下来的课业,已经快要燃烧尽

    自己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