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45章 猜忌
稳位子,就琢磨着收拾贺家的人。等贺太后一去世,贺家在朝里朝外的势力,全被太宗收拾了一个一干二净。

    只是,太宗心里也不踏实,担心被人扣上一个寡恩少义的帽子。这样一来,太宗自然要给自己找一个靠山了。

    而孙道隐的支持,就会让人觉得,太宗之所以能坐天下,不是因为贺太后,而是因为天命所归。你看看,孙道隐这样的神仙都出山帮忙了,能不是天命所归嘛。

    所以,太宗一边收拾贺家的势力,一边就派人去请孙道隐。只是无论他怎么求,孙道隐只是不出。最后,太宗退而求其次,让孙道隐派个弟子出山。这样一来,潘知远才被孙道隐派去京城,做了朝天宫的掌教。

    太宗对孙道隐的代言人,潘知远,自然是恩遇有加。而潘知远的本事不小,京城的牛鬼蛇神,也都能镇压的住。一来一去,君臣之间,倒是颇有交情。

    只是太宗没几年就去世了,潘知远留在京城,又到了肃宗的手下。肃宗上位,自然也借了潘知远的力气。可是,到了肃宗这一代,他的想法跟太宗又有些不一样了。

    肃宗为人,不如太宗磊落。太宗是拿孙道隐和潘知远给自己正名,所以对潘知远一直恩遇有加。可肃宗为人却有些小气,他对这些扶植自己上位的人,心里总有些猜忌。总觉得,别人扶植他上位,必定是为了什么。虽然事实也的确如此,比如燕国公主出手扶植肃宗登基,就是为了忠顺府的私利。

    可肃宗想起这些事情的时候,总有些心里不痛快。登基第一年,或许他还能礼贤下士,对有恩之人感恩戴德。可到了第二年,肃宗对这些人,猜忌之心大于感恩。

    一年,两年,三年,越这样下去,肃宗的疑心病就越重。就比如忠顺府,燕国公主出力扶植肃宗,肃宗没法对忠顺府出手,却对徐铮颇为不喜。最后逼得燕国公主无可奈何,只得投了承恩公府邓家的门路。

    而潘知远在国师的位置上,盛名之下,也颇有些压力。对孙道隐和潘知远来说,这样的位置,并不怎么放在眼里。所以,才有了孙道隐劝说潘知远去终南山一事。

    如意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