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90章 沈家
国邦只是谦虚,说犬子不肖。其实,沈允的筹谋计算,也是家传本事。沈家虽然是武将,却一直偏向后勤,作战的时候,沈家人上战场杀敌立功的不多,反而全都忙着补给调配。

    这样的武将,既不会抢了主将的战功,又能侧面辅助。所以,沈家在冀鲁之地,一直是黄金副将的存在。后来河间王成了东海王,太祖就提拔了沈家,让沈家监视东海王贺家。

    那一段日子,应该是沈家最辉煌的日子了。只是太祖没多久就驾崩了,贺皇后又扶植了一个没有背景的太宗皇帝,把持了冀鲁之地。

    太宗清算贺家之后,收回了冀鲁之地,可沈家已经后继无人,沈允进了户部,做的风生水起,俨然一代计相。而沈家,也因为贺太后的阻拦,从武将的方向,彻底转到了文臣一边。

    后来,沈允的女儿还嫁了当时的三皇子,也就是现在的肃宗。肃宗登基,和沈家的淑妃之间,很有关系。而这一点,也正是淑妃为人有些倨傲的原因所在。

    沈允这样的人才,太宗自然也舍不得让他去带兵打仗。所以,冀鲁的守备,就从军中轮流调换。又因为冀鲁之地本就风调雨顺,平原万里,打仗也就不是第一要务。反而监视东海王府,却成了冀鲁之地各处卫所的主要任务。

    只是贺家在冀鲁经营多年,贺皇后掌权的时候,冀鲁又一度恢复成贺家的领地。现在大楚传到第三代肃宗手里,自然也很重视冀鲁,可真要动冀鲁,却十分艰难。只能表明上让守备轮流守卫,暗地里,朝中也有势力紧盯着冀鲁和东海王府。

    好在,东海王传到第三代,也就是贺智的孙子贺安一代,就断了血脉。现在的东海王,不过是个朝廷的傀儡,算不得贺家人。

    所以,围绕着京城的几个卫所,冀鲁主要监视东海王和贺家的动向,而北疆又在镇国公谢家手里,谁也动摇不了。

    而宣府和大同,倒是已经慢慢转到皇帝的心腹手中。只是肃宗刚刚登基,宣府和大同的人,还是太宗看好的人选。于肃宗的心意,并不一定符合。

    俗话说的好,一朝天子一朝臣,在肃宗一朝,也是适用的。

    如意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