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53章 偶遇
    前世谢石安不愿意为国效力,混迹青楼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失望。既有对谢家的失望,也有对肃宗一朝的失望。

    而今肃宗登基不过一年,改年号为嘉和,政宽人和,上下一副盛世太平的模样。可是前世,到了嘉和八年,灾频繁,人祸不断。各地起义zàofǎn,层出不穷,剿灭了陕西一带的流民,紧接着就是黄河决堤引起的暴动。

    灾人祸频繁,京城突然开始流传一句话,都大楚三代而亡,亡于故人之手。从太祖太宗到肃宗,正好三代,灾人祸又频频发生,上位者难免起疑。

    国师潘知远当时久居山东峰云观,肃宗就派人去问卦,却得了个不详的卦辞,只兴亡定,人力不可逆。只可顺势而为,不可逆改命。

    只是肃宗不信邪,既然谶语了,是三代而亡,亡于故人,那谁是故人呢?大楚皇室周家子弟自然可以排除,剩下有能力干扰朝政,影响兴衰的,不过武将外戚权臣勋贵。

    太祖的皇后是前朝皇室贺家的女儿,太宗和肃宗的皇后都姓邓,出自承恩公府邓家。所以,肃宗就给太子选了镇国公府的女儿为太子妃,斩断邓家这支外戚的势力。

    鉴于镇国公府的军权,邓太后和邓皇后勉强能够接受,毕竟,有这样强有力的妻族,太子登基的路,会更加顺利。

    只是,刚定下太子妃,山东大涝灾,春连着下了一个月的大雨,一年的收成就此泡汤。肃宗觉得,这是上给他这个子的提示,这个亡国的故人,还可能是武将。所以,紧接着,肃宗又把苗头对准了镇国公府和靖远将军府两家。

    开国之初,镇国公府是前朝故臣,忠顺府是子近臣,两家各有千秋。只是忠顺府后继无人,旗下势力,多半投靠靖远将军府。

    所以,到了肃宗一朝,武将就以镇国公府和靖远将军府为代表了。忠顺府因为人力凋零,前途衰颓,反而避开了肃宗的火力。

    镇国公镇守北疆,远离京城,很难下手。靖远将军镇守三边的甘州一带,战事频繁。陕甘旱灾的时候,靖远将军府就受了牵连,损兵折将不,还吃了不少挂落。这也是靖远将军一系,之所以投靠英王的根本原因。

    而镇国公府却一直没有反应过来,府里出了个太子妃,北疆又没什么战事,谢家并没有意识到,肃宗已经把他们镇国公府当做潜在的亡国势力了。

    等镇国公病逝,长房谢楠战死,谢松才有些明白过来,似乎矛头冲着他们谢家来了。只是,这时候已经来不及了,紧接着,长房的谢古蟾摔马而死,死的莫名其妙。谢家男儿是马上长大的,谢石安怎么都不相信,自己的大堂哥,会坠马而死。

    谢家虽然曾经有过背主的不堪行为,却也是顺势而为。前朝大梁的气数已尽,他们择木而栖,虽然没有从一而终,却也算不得大过。

    只是这一朝,还没dongàn,就先被君主怀疑,谢家的确有些委屈。而这个怀疑的结果,已经赔进去谢家三条人命了。所以,谢松在朝堂之上,如履薄冰,兢兢战战。而谢石安,则完全放弃了入誓念头,连会试,都没有参加。

    之后,镇国公一系开始衰微,北疆只剩下一个弱冠的谢鸣独木支撑。肃宗又派了内侍去北疆做督军,粮草用兵,无一不受宦官限制。

    宫里虽然有个太子妃,却是握着皇家手里的谢家人质。朝堂之上的谢松,虽然长袖善舞八面玲珑,却也渐渐走入僵局。

    谢石安不满这样的处境,干脆沉迷青楼,得了个薄幸三郎的名声。若是青楼才子都能亡国,那这个大楚,倒是真到该亡的时候了。

    偏偏谢松的次子谢轻尘还想出人头地,见势不妙,竟然投靠了英王一系。背地里做了不少手脚,连二堂哥谢鸣的死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