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17章 王者的心态
    第一一七章王者的心态

    “观众朋友们晚上好。”

    “晚上好。”

    “今天是2001年4月1号, 农历三月初八星期日,欢迎您收看《新闻联播》。”

    “今天《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有:国家主席……”

    “下一条消息, 2001年法国尼斯, 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今天凌晨正式落幕。我国花滑小将安易,斩获成年组个人首枚金牌。打破了我国、亚洲区域、冰雪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为明年举办的冬季奥运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项目,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中国国内4月1号晚上19:00整。

    随着每天准点播放的《新闻联播》开始,十六岁四个月大的‘花滑英雄’安易, 于十九点十五分左右, 新闻联播主持人的旁白声中,夹带着自己世锦赛上的短节目、自由滑比赛集锦,出现在全国各地、千家万户的电视屏幕中。

    如果说在此之前, 全中国有一千万人知道他, 这段总长不过三分钟的新闻播报完以后, 数亿国人都知道了他的名字,对他的长相有了大概印象。

    许许多多对运动感兴趣, 初听花样滑冰大名的人在新闻过后, 对这项运动生出兴趣自发行动起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熟悉了解这项运动, 并在过程中因为安易的国人身份,自然而然的喜欢上了他。

    但是。

    当这些新鲜人继续搜罗新闻、寻找视频, 想要深入了解这项运动的历史以及现状时,突然发现国内国外讨论的事情,好像跟他们想要了解的并不一样。

    什么‘十六岁的小将震撼首金’、‘花样滑冰天才的职业之路’这样的新闻统统没有, 有的只有‘汗水、伤病、血泪、刀尖上的舞者’,‘万次尝试千次成功,4lz的现世纯属侥幸’。

    看的他们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迷失在一条条与国内报道截然相反的‘严肃新闻’里闹不清楚,这些报道里说的真是他们知道的那个安易吗?人家明明刚刚获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头衔,创造了国内冰雪项目的奇迹,怎么这些新闻里热议的却是,侥幸、上帝眷顾,训练与失败?

    ‘与人类习惯重心,发力方向相反。带您了解勾手跳的技术难度。’

    ——美联社体育新闻

    ‘天生的花样滑冰天才?不。事实告诉我们,没有人能生来成功。’

    ——全球邮报

    ‘名家点评花样滑冰难度曲线,为您揭示男单项目未来发展方向。’

    ——法国综合新闻

    一篇、两篇、三篇,因为有加拿大亲妈媒体手持‘干货’打头阵负责引导舆论风向,世界体育相关媒体,或无所谓或无可奈何的搭车跟随。

    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安易的年纪,二是从加拿大媒体人手中,流传出来的珍贵训练视频。

    或前或后,无论是哪一点都让人恍然惊觉,原来世界冠军是个孩子啊?原来天才场下也经常失败啊?

    让人在心中发出诸如这样的感慨后,迅速填补了心中的落差感,在回头看过十六岁这个还是孩子的年龄时,难得心肠柔软了一回随了一波大流,让安易幸运的躲过了一场风波。

    当然,全世界条条道道那么多,不可能所有人都一个步调,像是isu国际滑冰联盟,在勾手四周跳出世后,根本不管外界的新闻走向,立刻更新了花样滑冰技术动作资料库提醒世人,花样滑冰的技术难度,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就算成功率不高又怎么样,安易在众目睽睽之下做出来了就是做出来了,他们当然得利用这股风潮热炒一波,提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