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33章 :惩治
    虽然那晚我们及时回宫,并没有在宫外惹出什么大风浪。但是,当今皇上居然在夜晚出现在八大胡同里寻欢作乐这种谣言还是迅速的在朝廷上下传开了。虽然朝中的大臣们是没有人上奏折批评当今圣上的行为,但是下了朝互相对视的时候,那笑容里也都有一种你我皆是心知肚明的意思。

    福临这几日在朝堂之上大发雷霆,接连训斥了好几个肱骨之臣,也不知道是不是已经知悉了流言的内容。而且,他似乎将传播谣言这个罪责按在了蕴端和博敦的身上,可怜他们两个堂堂的御前三等蓝翎侍卫,居然在当值的时候不知为何惹到了当今圣上,被罚去驻守宫门一个月。

    而孝庄太后作为后宫之中权利最大的人物,这种谣言自然也是避不过她的耳朵的。不过她似乎并不在乎是谁传播的谣言,而是更看重是谁引诱福临去了八大胡同这一事实……于是,当晚唯一在场伺候的奴才吴良辅就成了孝庄皇太后唯一的迁怒的对象。先是以教唆皇上出宫这一理由抹了他大内总管的职位,而后,又令御史参奏吴良辅品行不良。

    能在宫中做到总管大太监的职位,吴良辅自然也不是什么干净东西。很快的,他收受贿赂的证据就被人挖了出来。结交外官、收受贿赂,吴良辅按罪是当斩的。

    福临从小是在吴良辅的伺候下长大的,跟吴良辅的主仆情谊还算是深厚。所以在朝臣的一直反对之下压下了弹劾吴良辅的奏章,说是延后再议,而且为了这事,还差一点跟孝庄太后闹起来。

    福临因为太后曾经下嫁给多尔衮的缘故,一直对这位亲额娘不是很感冒,平日里虽然恭敬,但是孝庄说的话他多是听不到耳朵里去的。更何况这次孝庄太后是让他处死自己身边的太监。于是,宫中的气氛一时间竟然有些剑拔弩张。

    宫中的两母子闹的欢,下面的人也蹦跶的欢畅。不知道吴良辅这小子是怎样贿赂了□□他的侍卫,竟然在一天夜里光明正大的来府中拜访我来了。言辞之间多是恳求,甚至有点痛哭流涕,就是为了让我为他在皇太后面前求求情,饶了他这一条小命。

    也不知道他是如何这么笃定,我就是能帮得了他的人。要知道现在在宫中为了吴良辅这个导火索,福临和孝庄两母子可是正为了权力的重新划分而斗的不亦乐乎呢。

    不动如山的在府中等了这么久,我等的其实就是这一刻。当下安抚了吴良辅几句,让他乖乖的回宫等消息。第二天一早,我便换上了朝服入宫见太后。

    现在介入这两母子之间的时机正好。

    幼年太后下嫁多尔衮带给福临的耻辱,和年少时爱慕的少女乌云珠被孝庄太后指给我所带来的裂痕,以及孝庄在福临幼时因为忙着国事而甚少关照福临所带来的冷淡——这两母子的关系早就冷淡如冰了。孝庄其实还是一个爱孩子的母亲,只是这表达的办法不甚恰当。为了一个太监而和好不容易和缓了关系的儿子弄僵,孝庄心中其实还是有些后悔的。只不过剑已经在了弦上,不得不发而已。

    我进宫之后,言辞恳切的向孝庄太后禀明了那日皇帝出宫其实是我的错误,并自罚闭门思过一个月后。孝庄太后就立马顺着我这根梯子,赦免了引起母子矛盾的吴良辅。并且难得的没有再体罚我,而很是和颜悦色的让我以后“多进宫请安。”

    到底谁是引诱皇帝出宫的人,在这时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天家仍然和睦,宫中一片和气。

    这事情解决之后,我又去御书房见了福临一面,然后就专心在家闭门思过。福临在御书房接见我的时候虽然对我仍然态度别扭,但是神色已经和缓了好多,甚至还赐下了一堆的好东西。除了言语上仍然有些束缚,我已经感觉得到,我们的关系又近了许多。

    我闭门半个月之后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