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35章:李筌的计划
意跟传说里的“避水珠”“镇海针”是差不多级别的,佩戴者自然会得到“水”这五行之一的喜爱,从而在修行路上得个大buff。

    不过杨希上辈子见过的宝贝多了去了,对着这宝珠只是把玩一下,便把心思挪到了那玉简上面,仔细看起来其中所记载的东西。

    起初他还以为跟鄱阳湖底下,他那位徒孙一样,李筌留下的也是绝笔遗书,毕竟唐中期之时,一切都已经开始了,只是看了几段,杨希才反应过来,这仿佛是一篇日记手札,记录的是李筌脱离凡俗来到东海隐居之后的事情。

    正所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要是今天没心血来潮的跑东海投喂小徒孙,杨希都不能晓得还有这么一个想法奇妙且有胆子去付诸实践的后辈!

    玉简之中的内容不多,有一半是李筌在疑惑天地间的变化——唐玄宗时距离天地灵气的大崩溃也没多少年了,以李筌神仙境界的修为,自然能够感受到某些地方的不对劲。

    他花了不短的时间寻求那感觉的真相,偏偏当时知道其中原因的地仙们都已经得益于杨希的死,纷纷搬迁去了“诸神养老院”,自然没谁能给李筌解惑了。

    所以这人苦思冥想了多时,最后竟然靠着自己的直觉,做出了“天地灵气正在走下坡路,这世界坏掉了”的假设!

    接下来的事情,李筌就跟个偶然得知“世界末日即将到来”的普通人一样,开始想办法在天地大变中保全自己。

    只是纵然李筌天纵奇才智商高绝,也没能想到自己预测到的大变是“末法劫难”,毕竟他所生年代尚且处于修行界繁盛的尾巴尖上,身边亦是有几位大能好友,世间仍是繁花似锦的模样。

    正如玄宗天宝十几年间,开元盛世的风流仍在,虽有佞臣当政,可谁能想到后面会来个“安史之乱”,把不可一世的巨唐打落尘埃,从此国都六陷,天子九迁?

    玉简里也没有记载李筌是怎么想的,只是隔了一段之后,后面忽然提到了他打算离开地球,搬去月星上的事。

    修道士们并未知晓古早诸神之事,但也明白地月的“奇妙关系”,知道脚下的世界同天上星辰之间,自有一股冥冥之中的联系。

    若是星月不再,则地球不存。

    估计李筌是把大变跟月星联系在了一起,思维发散,把灵气衰退的原因归结到了月星身上。

    于是他凭着一身本事,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想要去“修复”月星。

    最起码的,他想把月星改造成一个在大变中的世外桃源,以供自己全身。

    这对于作为神仙的李筌而言,只要有心肯下狠功夫,其实也不算太难。

    人仙者自可飞天跃地,地球可成之为后花园,而更进一步成就神仙,凝聚出元神,肉身精神都到达了一个足够的强度,地球自然是不够他们逛了的,跑出去也是应当。

    杨希上辈子也曾因为自己的字号名为“长庚”之故,跑到金星上晒过太阳,皮都给晒红了。

    只是其他星辰不似地球,太虚间充斥的压力无处不在,灵气亦是处处游离,较之地球,吸纳起来要难上数百倍,连神仙大能开辟出来的空间,也会在宇宙罡风的吹拂下损坏破碎。

    因此千万年来,虽大能者无数,修士们还是喜欢在地球开辟道场,而不是搬去外太空。

    可李筌心意坚定,既然有了这个想法,便要去撞一撞那南墙。

    他找来自己几个知己好友,又带上一些弟子,去了月星要将自己的计划付诸实践。

    唐传奇酉阳杂俎里面曾经有过一个故事,说是唐文宗大和年间,曾有人在深山里迷了路,遇到了个自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