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五百四十章 秉烛夜谈
    王乃增缓过神,连忙拱手道:“东翁忧国忧民,云清敬佩。”

    “云清兄,你要是有机会去洋人在上海的租界瞧瞧,我敢打赌你会比我更急更揪心。”

    “东翁,这些皇上知道吗?”

    “我敢据说陈奏吗,就算我敢说皇上会信吗?”

    王乃增沉思了片刻,淡淡地说:“皇上会信,但皇上十有八九不愿去相信。”

    韩秀峰不解地问:“此话怎讲?”

    “东翁,这个天地并非天圆地方之说,其实乃增早有耳闻,并且是从曾在典籍馆干过的一个朋友那儿听说的。相传早在康熙朝时,郎世宁就曾跟天文地理无不精通的康熙爷探讨过这些。后来洋人不止一次进献过西洋的物件,其实好像有一物便叫地球仪,顾名思义,地本是球啊!”

    “后来呢?”韩秀峰急切地问。

    “后来就不知道了。”王乃增摸摸嘴角,话锋一转:“东翁,乃增明白您的良苦用心了,不过这次真凶险啊,要不是彭大人提点,天晓得接下来会面对什么。”

    “以云清兄之见,秀峰接下来该如何办这差事?”

    “登闻鼓厅自然是要去的,不过无需去太频,并且正如彭大人所提点的那样,可不能真把那儿当打探夷情的衙署。至于往来公文,以乃增之见亦无需劳烦军机处的那些小军机,一是容易宣泄,二来会招来非议,三来会让人以为东翁您其实并没做什么,只是保奏几个文武官员去打探夷情,然后坐着等派驻各地打探的文武官员传递回消息而已。”

    韩秀峰微微点点头,示意王乃增接着说。

    王乃增回头看了费二爷一眼,不缓不慢地说:“再就是消息传递,乃增以为东翁您是当局者迷,总以为六百里加急、四百里加急快捷,其实不然。据乃增所知因山东、河南、安徽和江苏等省战乱,军机处廷寄给广东、福建等地的公文,有时要两个月才能寄到。相比之下不如交给票号传递,如果想更稳妥一些,可交代即将派出的官员,若有十万火急的军情,可差专人火速将军情传递回京。”

    “委托票号传递,一样容易泄露。”

    “这大可不必担心,吏部公文也好,票号的汇票也罢,不都是有密押吗?我们一样可编制一套密押暗语,就算信函在半路上被拆看,擅拆之人也看不出个所以然。”

    王乃增想了想,接着道:“再就是即将派出之人不但要赶紧传授其打探之法,也要赶紧想个法儿让他们明白谁才是真正的上官。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何况他们到任之后就会有顶头上司。”

    费二爷忍不住插了一句:“云清,志行这次派出的全是自个儿人。”

    “二爷,以我之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算全是信得过的,也得加以约束,并且得给他们点盼头。”

    “云清,你觉得如何约束合适?”韩秀峰追问道。

    王乃增沉吟道:“东翁,既然这是皇上交办的差事,那跟皇上求几块内务府的腰牌应该并非难事。这腰牌求来颁给他们,虽不能轻易示人,但能时时刻刻提醒他们不能光顾着做官捞钱,也要悉心办理您交办的差事。最好奏请皇上再派个可靠之人来辅佐您,毕竟您现而今这差事得隐秘着操办,将来真要是遇上什么事,至少有个人能为您作证。”

    “云清,这差事既然是皇上交办的,志行将来能有什么事?”费二爷不解地问。

    “二爷,这件事没您老想的那么简单,且不说东翁要做的事要是被那腐儒晓得,定会被那帮清流群起而攻之。就是这差事本身,跟礼部和理藩院的职权就有重叠。要知道俄夷之事一向是理藩院办理的,英咪佛等夷之事原本是礼部办理,他们要是晓得东翁也在办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