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475章 四线创业
面,“晓光,说两句真心话啊,你不是创业的新手,但进入职场时间不久,劳逸结合还没学会是不是?你现在年轻,精力足够,没有问题,但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温晓光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移动互联网就看这两年,之后有他潇洒的忌讳,因此他摇摇头说:“我才20岁,你跟我说什么身体,我在忧虑别的事儿。”

    “什么事,说来听听。”

    “你听说过大数据吗?”

    陆勤看的项目多了,一听就知道,“d啊?知道啊,天空中飘的想法多,落地的少,我见过的专家至今没有一个能清楚的告诉我什么是大数据。”

    阿里在国内第一梯队起步的大数据开发者,从2009年开始,马芸力排众议每年投资10个亿给王坚,数年之后才有成果,其实王坚是心理学博士,就连他也讲不出清楚什么是大数据。

    但大数据的重要性,温晓光比谁都清楚。

    那也是个美元遍地的大市场。

    “微信会搭建一个移动互联网的平台,”摊开手掌,他说:“外卖已经接入,本地生活服务就是这个月或是下个月的事,我还计划投资地图导航,通过这个平台,微信记录了大量的人数据,阿里就在做大数据,他们拿到的是消费数据,而基于一个人还有出行数据、浏览新闻数据,出行代表什么?一个人的工作地点,吃饭、娱乐数据大体上就能分析出收入水平,浏览新闻是什么?是一个人的爱好。”

    陆勤越听越认真,“所以呢?”

    “前几天和王星聊天,他说了一个门户网站面对大客户,搜索引擎面对中小客户,而本地生活服务面对更精细的个人给了我一点启示。你问我所以呢……所以我刚刚说的那些就是精细化广告投放的技术支撑啊。”

    互联网公司,盈利靠广告很正常。

    但是微拓科技目前一共20多亿的资金,还到处需要花钱,他不可能一年投10个亿的。公司执行会、股东,包括最支持他的陆勤都会极力反对。

    实际上微信拿到各类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的数据并不难,他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谈判筹码。

    但拿到数据也要会用才行。

    陆勤有些震惊,“别!你要投资大数据?这玩意儿可烧钱了,而且即使你的眼光正确,等到有所回报都不知道猴年马月了!”

    温晓光摇摇头,“今年可能还不行,但我们可以做一个尝试。”

    陆勤谈工作就没吊儿郎当的了,“什么尝试?”

    “一个再普通不过的app,新闻客户端,但背后使用基于数据挖掘的机器算法技术做一个个性化推荐引擎,通过这个产品我可以让你看一看大数据的力量。如果成功,我想我再重金投资大数据,股东和执行会的赞成都是水到渠成的了。”

    “等,等会儿,你别用那么多花里胡哨的词汇,什么个性化推荐引擎?”

    温晓光笑了笑,“打开你的新闻app和我手机的新闻app,我们看到的是同一个东西是不是?”

    “是啊。”陆勤点头,“你这不废话我们同一个app。”

    这是新闻网站的编辑做好的。

    温晓光问:“如果通过数据挖掘出每个人不同的兴趣点,让每个人打开新闻的时候是不同的,甚至精确到就是他喜欢的,你觉得这会不会好一点?”

    这应该是比较通俗易懂的解释了,陆勤虽然精虫上脑,也不是只有精虫。他想了想,点头表示认可。

    “这是你到日本产生的想法?在日本做?”

    那是扯淡了,不可能。

    因为人家版权保护的好,他的想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