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4章 :
    礼部尚书并户部侍郎星夜赶至扬州,彼时尚未出殡,两道圣旨一下,顿时改变了原本门可罗雀的局面。扬州一带稍有些名气的文武官员各个大小商贾等凡是能亲身来的便亲自过来,不能来的便打发子侄前来吊唁,竟热闹得不像话了,出殡时更是场面恢弘。

    黛玉内心稍安,终于不用看着老父的丧礼冷冷清清了。

    因须得将林如海并贾敏之灵送往姑苏安葬,回京之前是不会再来扬州了,所以待林如海的棺木暂和贾敏的一样寄存在寺庙时,择日起程送往姑苏,黛玉便寻未曾和礼部尚书一起回京的户部侍郎徐文渊,提出清点家产,准备起程。

    按林如海之命,黛玉坦然表明姑苏京都两处老宅的房契便不上交了,包括贾敏的嫁妆。

    徐文渊忙道:“理当如此。”莫说林如海是为女儿打算,就算遗本里不提,这两处祖宅内的陈设家具等物甭管有多少珍贵,他都无意带走,这也是当今交代下来的。

    黛玉又道:“我也不懂这些门道,只知先严曾言道,因从前已献出银钱若干,故库中除了先母的嫁妆和未曾清点的零碎金银铜钱外,尚有五万两银子。先严早有交代,这笔银子由表兄带回荣国府,以作我日后衣食之用。”

    徐文渊暗赞林如海考虑得周到,命带来的军士莫动那五万两银子和贾敏之嫁妆。

    贾琏跟在后头,本以为这回差事能捞个二三百万的财,谁知林如海竟是个仗义疏财的主儿,不把家产留给家人,反捐了出去,自家再如何势大,也不敢与朝廷抗衡。正垂头丧气地看着户部官员清点家产,忽听黛玉说自己还能带回五万两,当真是意外之喜。

    黛玉接着道:“今年地租送来时正值舍下办丧之际,办丧事时用了些,剩下许多,都未入账,也不知道有几两银子,一会子清点明白,各位大人一并带走罢。”

    徐文渊作揖道:“多谢县主高义。”

    黛玉摇了摇头,道:“唯图心安而已。”

    库房中财物有限,很快就清点交割完毕,黛玉恐徐文渊等人生疑,解释道:“先严生前曾呕心沥血地为我筹谋,将家中许多东西都折变了,添置田庄商铺房舍等,原想作为我日后之用。后来见到明将军,知西北驻军之苦,先严心下不忍,方有捐献家产之遗命予我。若非先严病势沉重,早将家产折变成现银,好省却诸位大人的功夫。”

    徐文渊连叹林如海之义举,听黛玉这么说,忙道:“不费事。我们人多,到时候将这些作官价折变,愿意买的人家多得很。”

    他仔细看过了,不容易折变的东西很少,房舍田庄商铺却有很多大户人家愿意买下。

    黛玉微微颔首,眼瞅着徐文渊命人装车,库房中只余贾敏的嫁妆和五万两银子,着人锁上库房后,命良辰和美景回房,将压在箱子底下的房地契拿给来,打开匣子亲查一遍,抽出京都姑苏两处老宅的房契和祭田的地契,其余的仍放在匣子里递给徐文渊。

    徐文渊一一验看,果然如黛玉所说,皆在黛玉名下,看毕,仔细登记造册后收下。

    黛玉想了想,说道:“先严生前曾得建议,命人采购一批货物送至京城,言道过了年再出手,可得几倍的利息。那批货物进价约有二三十万,若翻几倍,获利可想而知。诸位大人回京后,莫若等这批货物出手后再作官价将铺子折变。”

    徐文渊道:“县主放心,京城里头的房产不必急着处理。天子有命,我等待文正公入葬后随县主一同进京,路上方便照应。回到京都时,必是年底了。”

    不仅如此,天子还命他抵达京都后,亲自送黛玉至荣国府再进宫复命。

    黛玉听了,先向京都方向行礼谢恩,然后方向徐文渊福身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