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2章 :
    才说今生不曾接到贾母书信定下双玉之约,与前世有所不同,次日午后林如海便收到了贾母打发赖大管家送来的书信。

    林如海欠身接下书信,道:“我起不来,只好失礼了。”

    赖大眼瞅着林如海脸色蜡黄,神情憔悴,心知他确已病入膏肓,连称不敢。

    林如海拆开书信,开篇先见贾母慰问之词,又道大半年来未曾收到贾琏关于他病情的只言片语,心下十分担忧,相隔千里行动不便,不能亲身前来,唯有书写此信来问他痊愈与否,接着说到对于黛玉终身的安排。

    如黛玉所言,贾母在信中提到了宝玉,说他虽然年幼淘气,但模样生得还算齐整,秉性亦极聪颖温柔云云,想为二玉定下亲事,将来黛玉也算终身有靠。不仅如此,贾母话里话外还提及黛玉如今的家境,父病母亡,又无兄弟姊妹,到了别人家怕因娘家无人受欺凌,倒不如嫁到他们家,好歹是嫡亲的骨肉,有她护着,绝不会吃亏。

    林如海暗暗冷笑,倘若真心实意为黛玉,何不明堂正道地定下鸳盟?一封信的约定有什么用?既未提亲,又无婚书。若是有了正经的名分在,前世的黛玉绝不会处处猜疑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终成一场空,白落得一身骂名。

    虽然林如海清楚贾母是贾宝玉的祖母,隔了一辈,因贾政和王夫人在而无法做主贾宝玉的婚事,也算疼爱黛玉,但黛玉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前世受此欺辱,今生终究是意难平。

    此时此刻,林如海大约也猜到了为何今日才收到贾母的书信。

    前世和今生最大的不同便是贾琏不在林家,而是去了自己舅舅家接受教导,除了偶尔打发人来问林如海的好坏,自己一直都没回来。想必前世贾琏一直住在林家,来江南不久之后,见林如海病势沉重便往京城去了信,故贾母有信相约。而今生贾琏不曾写关乎林如海病情的书信回京,因此贾母不得不自己写信来问,又怕耽搁了便直接提出双玉之约。

    自觉猜得**不离十,林如海便命小厮道:“请赖大管家下去吃茶歇息。”

    尚未留发的小厮答应一声,躬身请赖大,赖大却道:“敢问姑老爷,我们琏二爷何在?来了江南大半年不送信回京,琏二奶奶恼着呢,叫我来问问。”

    林如海情知未必是凤姐恼,怕是贾家其他人急于知道自己或者林家的近况,遂淡然一笑,道:“你们琏二爷生性好机变好言谈,来了这里帮忙,不知省了我多少事,如今我打发他去金陵给我办事了,你且下去歇息,我使人叫他回来。”

    贾家不愿意和周家亲近,导致贾琏长到二十余岁仍不知自己外祖家的情况,现在林如海也不打算在贾家人跟前提起周家。

    赖大听了,只得退下。

    林如海见了赖大,黛玉在后面也见到了赖大之妻,想来是贾母有些话不便在信中说,也不便交代赖大,故打发其妻来见黛玉。

    黛玉先站起身问了贾母并贾赦、贾政夫妻等人的好,听赖大家的说完贾母对她的慰问等辞,然后才坐下受赖大家的之礼,又命人给赖大家的看座上茶,略看了看赖大家的送上来的礼单,只是些药材补品等物,别无其他,想必是给林如海的,于是别的她都没问,只先问了一句道:“你们什么时候从京城出发的?”

    赖大家的不解黛玉话中之意,如实回答道:“过了大姐儿生日来的。”

    大姐儿的生日是七月初七,黛玉听了,道:“哦,我就知道,依琏二嫂子那性儿,不等你们孝敬了寿礼是不放你们出门的,想必收不到我们送的礼,她也想不到回礼。”

    赖大家的越发纳闷,只好笑道:“姑娘灵心慧性,我这鲁钝脑子竟猜不出姑娘想的什么。”

    还是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