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评论一千加更
    “这章宰相, 果真是个逆臣贼子”

    此时大齐境内,无数茶楼酒馆当中,都在流传着这句话。

    距离大齐京都最近的通州城内,几名身穿文士长衫的年轻男子, 正围坐一圈, 在一间茶楼里对朝中形势高谈阔论。

    “以往只以为宰相一心为国为民,只是为昏君所累, 没想到, 真正祸害社稷百姓的, 竟然是宰相可叹我先前被那贼子的装模作样所蒙骗,竟然为他说了不少好话写了不少文章”

    “张兄慎言, 如今朝中可不止一位宰相,右宰相是曾辅佐两位帝王的大儒, 德高望重,你说话这般不严谨,叫人误会了右宰相可如何是好况且, 当今陛下可不是昏君。”

    “李兄说的是,流言猛于虎,先前我等受流言蒙蔽,误以为那些苛政都是陛下颁布的, 现在右宰相上任,这才真相大白,原来那些加赋税、增劳役等等不利民生的政令,竟全出自章宰相之手, 是我等误解了陛下。”

    “这章宰相实乃奸臣贼子,盼陛下早日收揽政权,将那奸臣绳之於法”

    这些言论不止在一处流传开,还有孩童在街上穿梭而过时,留下一句句讽刺章宰相不臣之心的童谣。

    酒楼的二楼包厢内,一名听到这些议论的年轻男子气愤地一拍桌子,站起身就要冲下去和那些人理论,却被身边人拦下。

    “章公子快冷静”

    原来这名待在茶楼中的年轻男子,正是章宰相之子章书齐,而及时拉住他的人是一名中年男子,太阳穴微凸,目露精光,明显是一名武者。

    若是护国将军袁忘在此,一定能认出这名中年男子,正是守卫边关的大将孙不平,而这孙不平,竟没有待在边关,而是在没有宣召的情况下偷偷入了通州城。

    被孙不平阻拦了那么一下,章书齐刚刚被愤怒冲昏的头脑也渐渐冷静了下来,只恨恨道“这些散布流言的田舍黔首,等父亲成就大业,一定要将他们统统打入大牢”常说士农工商,像章书齐这等士族出身,骂人时便常将人比喻成更低一等的田舍汉。

    孙不平道“左不过是些不值一提的市井小民,公子切莫因此误了大局。”

    章书齐这才冷静下来。

    自从右宰相上任的这一个多月以来,朝中局势翻天覆地,小皇帝步步紧逼,显然是不肯给父亲留下生路,既然狗皇帝不义在先,那就不要怪他们章家不忠了

    狗皇帝自以为有了几万羽林军和袁忘的倒戈,就能稳坐大局,却不晓得,跟边关二十万将士相比,那京中的五万羽林军和八万禁卫军,又算得了什么

    当然,那二十万戍边将士自然不可能全都涌入京城,孙不平只领了八万人马,分成几十批往京城赶来。剩下的,还留在边关。

    孙不平低声道“公子,不知宰相大人有多少把握。”

    章书齐道“将军放心,至少有这个数。”他比了个八字,又道“自太祖定都起,春猎的地点就一直在通州与京都之间的望城山附近,按照惯例,狗皇帝会带几千羽林军。”说着他不屑一笑,“羽林军的名头说着好听,其实就是些酒囊饭袋,就是有几个好手,也早已在当年六位皇子争夺皇位中殒命,五个羽林军都不一定能打得过我家中一名府兵。况且,袁忘手里的禁卫军也不知多少年没见过血了,必不是孙将军的对手。”

    孙不平又道“不知大人府中有多少兵卒。”

    章书齐“三千。到时候,由我家中府兵对付那群羽林军,将军只管出手,无需有后顾之忧。”

    这些年,宰相势力膨胀,宰相府也扩建了几倍,容下几千府兵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孙不平听了这一番话,

-->>(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