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427瑾娘困惑不解
得知吏部尚书的来历,以及徐二郎的最新官职后,瑾娘惊的好半晌没有回神。

    徐二郎今年也就三十出头。

    三十出头的从三品朝堂上不少,但是三十出头的正二品,你数遍朝堂,徐二郎也是独一份,不,是第二份!朝堂上第一个三旬有余的正二品,那是柯柯的生父,如今的刑部尚书。

    但是人柯家和徐家可完全是两码事。

    柯柯的祖父可是先太师,是皇帝的授业恩师,还在先皇殡天之后,奉命扶持当今皇帝。

    这是名副其实的元老,在朝廷的地位可想而知。

    再加上五公主好歹是公主,柯柯之父作为驸马,也算是皇室中的人,他也允文帝天生就有亲眷关系,所以年纪轻轻被委以厚用不出格。

    但是徐二郎,他是谁啊。

    平西侯府出了五服的亲戚族人,一个从偏僻的朔州平阳县一路攀爬到京城的乡绅家的小子。

    就他,没依仗,没家世,没过人的背景,竟然年纪轻轻成为主宰一方的大员?!

    这可玩大发了。

    即便知道自家相公是个出息的,可出息到这种程度,也远超瑾娘的意外。

    像是朝廷上这些大员,对资历、背景、出身、年龄都是有隐晦的要求的,遍观朝堂,真就柯大人一个三旬有余的正二品。如今,又多了一个徐二郎。

    瑾娘就特别好奇,朝堂上的诸公,是怎么允许允文帝下这种“昏庸”的圣谕的?

    先不说徐二郎的年纪太年轻,他远不像是能承担起这种重任的人,就说徐二郎之前还是从三品,突然就蹦到正二品了,一下往上蹦了三级,这在那个大臣看来也不合适啊。

    遍观朝堂,官员述职期间官升一级是普遍现象,官升两级是帝王厚爱,当然,若是官员本身在任上功勋卓著,官员们也不会说什么。但你一下官升三级,这就过分了。

    若是升了三级,只是升到无伤大雅的位份上,兴许那些官员还能咽下这口气,但你直接升到拿捏两江咽喉,以及朝廷七成国库的两江总督的位置上,你说,这不让人眼红的恨不能那道砍你么。

    瑾娘觉得这事情肯定有猫腻,猫腻的地方多的是。其一,允文帝虽然在女色上任性了些,但是还算仁政爱民,整个人也称得上是个明君。既然是明君,即便再想抬举臣子,也不会这样抬举啊。他就不怕养大了徐二郎的心么?一下子把徐二郎抬到这高位,他就不怕掌握不住这把刀,直接被反噬了么?

    其二,因为徐二郎一个人,让朝堂上的诸位权臣不舒服,这买卖明显划不来。虽说天下是皇帝的天下,朝臣们都是皇帝的左右手,任由他调遣指挥。可一个人抱着何种心思干活,那干出来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比如说抱着感恩回报的心思当差,那肯定就把差事办的尽善尽美,不容一丝疏漏,且快刀斩乱麻,争取尽快完工。但若是抱着消极抵抗的心思,那差事肯定办的拖拖拉拉,没有效率,也没有效果,尽耽搁事儿了。

    朝堂也是一架告诉高速运作的机器,允文帝这个皇帝也不是万能的,他充其量就是个指挥着。而机器中的某个环节在运作中出了差错,偏还不能把机器零件换下来,他就是再焦灼也无用啊。最后还不是得忍着这口气,哄着抬着,让这机器再好好运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