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422好酒也怕巷子深

    见状瑾娘不得不感叹一声,这老婆婆是真的……心眼儿不够用。

    好歹她也是她儿媳妇啊。

    虽说老人家的东西,自己有权给谁不给谁,但瑾娘也是她儿媳妇啊。徐母恨不能掏空私库补贴三郎,就不考虑考虑她次子和次子媳妇的感受么?

    这也就是瑾娘腰包鼓鼓的,完全不在乎徐母那点私房,不然换那小家子气的,或者是吝啬些的,非得因这事儿闹一出婆媳矛盾。

    瑾娘无奈的帮着徐母看库房的单子,帮她挑拣适合下聘的物件。其实她想说这些当真用不着,因为徐翀神不知鬼不觉的,早给准备了厚厚的聘礼。不仅如此,他连陈佳玉的嫁妆,都给准备好了。足有一百二十台了,这完全是把徐翀这几年的体积全搭里边了。

    除此外,徐二郎自然还要出一份——徐府只把属于长安长平的产业,分给了小哥俩,剩余三成,一部分给翩翩做嫁妆带走,另外的都是他们兄弟俩的。不过这些兄弟俩都没要,完全留给徐父徐母。他们各自手中产业不少,尤其徐二郎,有允文帝贴补的几十万两银子傍身,手头阔绰的很。

    徐翀成亲,徐二郎别的没给,直接给了五万两银子。谁家的兄长这么大手啊,五万两足够娶十个八个媳妇啦。

    还得再说一声,这也就是瑾娘心大,不然夫妻俩也得闹一场。

    徐翀那边娶妻的东西准备的足足的,当真用不到徐母的体积和嫁妆。不过瑾娘也知道这是老人家的心意,所以哪怕再无奈,也还是帮着出主意,挑东西。

    应付完徐母,还要应付几个小的。

    尤其是长安长平、荣哥和长洲长晖。

    长安对婶婶出馊主意,将祸水引到他身上一事很有意见。

    他还不到弱冠之年,捉急什么成亲啊。

    看他三叔,都奔三的人了,才娶媳妇。他即便不像三叔看齐,也得像小舅舅或二叔看齐,所以娶媳妇这事儿,当真不捉急。

    他也想要先立业后成家,不然太早定亲,每年应付岳家和未婚妻都要占用不少时间。这多耽搁事儿啊,有那么些日子,他得多看多少书,多背多少圣人名言,多做多少练习题?

    科举考试难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他讨好岳家和未婚妻的时候,别的士子都忙着上进。他懈怠了,别人努力了,两项叠加,就是别人比他多了两倍的时间学习。这哪儿成啊!就这个态度,还想弱冠之年金榜题名,和二叔成就叔侄双状元的佳话,那不痴人说梦么。

    不得不说,长安也是有雄心壮志的。

    可这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他自认够努力,可还有人比他更努力。这种情况下,要考状元,只有加倍加倍加倍努力。

    他的时间都是要付给圣人书的,娶妻什么的,再等几年不迟。

    听到长安此话的瑾娘,她的表情简直一言难尽。

    该说不愧是没开窍么?长安简直和这个年纪的徐翀简直一模一样。

    让他们娶妻跟要他们命似得,好像她在害他们。

    瑾娘忧愁的不得了,为这熊孩子操碎了心。

    可熊孩子还有要折腾的事儿。

    就听长安代替兄弟们发言,“婶婶,三叔成亲时,我们能跟着去迎亲么?”

    瑾娘想说可以,但是用不着。

    因为徐翀的至交好友遍地都是。

    他以前很挑剔的,可自从进了京郊大营,倒是“圆滑”了许多,朋友自然也多了不少。那些袍泽听说他要成亲了,这几天没少往府里来。他们具体说什么瑾娘不知道,反正徐翀送他们走时,那些人指定要说上一句,“迎亲那天一定带上我,我得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