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十六章 返家
    这一次,兴民社的成员去刘主/席官邸时,受到了热情招待。

    本来刘主席只是随便看看文章,但是其中论述军事的文章让他这个领兵二十年的人看着都觉大有乾坤。

    而粮食战略方面,其具体操作和赵家计划将粮食加工厂西移相结合,大量加工囤积廉价的薯面和土豆面,以备作军粮。赵清漪还揭开了外国罐头的制作工艺。如果能进口包装设备,鼓励农民养易长成的鸭子、鱼等,将其制作成罐头,也可当军粮储备。

    他们是真的认为川康将成为抗战的大后方,是要来支持他刘X的。

    刘主/席很和蔼地说:“几位小朋友,你们一心想要为国家积累实力,好与侵略者拼杀不远万里来蜀,前些天是刘某怠慢了。”

    赵清漪看看几个面露喜色的同志,也笑道:“我们相信将军在民族大义上不是会含糊的人,其实也是一种投资。只盼将来将军为抗战事业建下不世功业,也不忘我们的一点点努力,我们也就知足了。”

    如果说他们不求任何东西,反而不能取信于人,这种像是长远投资一样的资态才是他们更能接受的。

    果然刘将军脸上有释然之色,说:“就算李克文,他们找不到地方给你们安顿研究,此事就包在我身上了。你们尽管在川康安心办事,谁敢找你们麻烦,故意刁难,尽可找我。”

    接着,刘主席又和他们讨论《论/持/久/战》的内容,他对于基引用的一些数据也多有疑惑。这种情报,哪里像是几个学生能知的,赵清漪也只好说是听些帮派的小道消息和从报纸上的信息整理分析出来的。

    这一天,讨论了许久,刘/主席还留了午饭,宾主尽欢。

    得到刘/主席的承诺,众人可放心返回成都,刚好刘/主/席要去成都开作战会议,虽然他们不可能得到什么内部消息,但是搭乘一下他的飞机还是可以的。

    如此返回成都,见着李克文,他说在郊外一百里,他为他们寻到了700亩的良田。

    几人又去现场考察,往来花了三天时间。---那片地离城稍远,近郊的好地多被大地主占着,他们也不会打算卖,是不好谋求的。

    交通虽不理想,但是好在地力和水源都还不错,700亩的地建个种植农庄是够了。

    而粮食加工厂的场地选在城内外围,这个不需要那么多良田,倒是找到了三处,基于赵家现在产业能吞下这些场地,赵清漪都决定买下来。

    这700亩的良田和三处厂地,一共就要花掉两万五千银圆了。赵清漪还给李克文手下帮忙跑腿的兄弟们都包了红/包,又给李克文奉上谢礼,一共也就花了三万银圆了。

    至于他们作为中介报的价有没有水分,赵清漪这时还不好计较讲价,水至清则无鱼。但想民果时代的一亩田地价为20—30银圆,价格就算有虚,他们也算是朋友价了,她不能显得气性小,为人刻薄不知礼数。

    办好一切地契手续后,他们乘火车四日后返回到江海。

    但是几个社员在江海休息一日后却说准备返回一趟老家。

    除了北平来的陆鹤轩休学跟着赵清洋“私/奔”是被家人所知但不被理解的,另几个活宝居然还是瞒着家里的。

    他们也要回家去解释一下自己的远大理想,也想劝服家人为了预防全面开战迁至川康。

    他们觉得自己结交了赵家这样的人家,又认识了洪门的小司徒先生、金带皮袍哥,最重要的是得蜀省政府主席的看重,总能给家里一点交代了。

    赵清漪一听真相,不禁一多汗:真是热血上脑,不管不顾的。想想如果在现代时空,她

    的儿女大学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